父母对子女的探视权包括单独相处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探视权法律知识

父母对子女的探视权包括单独相处吗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1-31

 
43669
我们知道现在社会上的离婚率很高,那么对于有孩子的父母来说,都会规定在相应的时段里对孩子进行相应的探视,那么对于探视又有什么样的内容,接下来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对于父母对子女的探视权包括单独相处吗的相关知识进行具体的介绍,希望大家可以对这方面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父母对子女的探视权包括单独相处吗

探望权的定义和法律规定

“探望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依法享有的探视子女的权利。世界上很多国家民法中都有探视权的法律规定。我国2001年4月28日修改并颁布实施的《婚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视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视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商,协商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一方探视子女,若危及子女身心健康的,经人民法院判决可以终止探视权。”

探望权的意义和作用

探视具有交流、沟通意义和人情味。离婚后,不与子女同居住的父亲或母亲,既有权利又有义务看望子女,子女也有与不同居住的父亲或母亲交流的渴望。通过探视权的行使,子女与探视的父亲或母亲之间能够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使子女获得平时单亲抚养下所缺少的另一方的关爱,促进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使前去探视的一方增加与不由其直接抚养的子女之间的感情,形成对子女未来发展的关心,从而更加主动、自觉地履行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因此探视权不仅是父母的权利,也是子女的权利。

问题

近年来,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离异双方因探视孩子而引发的纠纷也逐渐增多,不仅影响社会安定,更给孩子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实践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直接抚养一方对孩子实行单方垄断

一些当事人离婚以后,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往往不自觉地形成谁扶养孩子谁就有决定孩子一切的错误想法,不准对方探视或者横加干涉,同时对另一方提出的正确建议不闻不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探视权的判决问题

对法官来说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一方面,如果在判决书中很简单地确定一方有探视权,在实际履行中当事人关于行使探视权的时间、地点、方式意见不一致,很容易发生纠纷,不利于请求方探视权的实现。若规定的过于详细,执行起来也很困难,因为实际生活中随时出现的诸多因素很可能导致无法丝毫不差按判决执行。

探视权的执行问题

探视权人在行使探视权时,常常遭阻挠或对探视权进行滥用。一些案例中,双方离婚孩子被判决由女方直接抚养,男方在行使探视权时,女方不准其进入屋内,只是将家中的防盗门上的铁窗打开,让男方站在窗口看几眼孩子。另一些案例中,双方离婚时达成协议,女方抚养其子一年后转由男方抚养,但两人常因探视发生纠纷,女方有时来探视在楼下就喊“儿子,妈妈来看你了。”闹得左邻右舍“鸡犬不宁”。对于这些问题,法院在执行中面临一定的困难。

探视权的主体范围问题

法律规定,行使探视权的主体是不直接与未成年子女在一起生活的父亲或母亲。然而,在实践中,除了父母,还有其他亲属如祖父母、外祖父母、孩子姑、姨、叔、伯、舅等也希望行使探视权。这时若不准他们探望,一方面不利于孩子成长,另一方面有悖于正常情理。

孩子拒绝接受探视的情况

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在行使探视权时出现孩子明确表示不接受父或母一方探视的情形,这是法院调解或裁判时往往忽略或者无法预见的。探视受阻的父或母无奈又跑到法院要求强制执行。

原因

分析探视权在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新婚姻法的宣传力度不够

“探视权”对于不少离异双方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有的甚至对此一无所知。当事人就探视问题发生纠纷时,不懂得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

离异者的法律及文化素质低下

直接抚养的一方片面地理解既然法院把孩子判给了自己,就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完全与对方切断关系。封建传统思想严重,把孩子尤其是男孩,当作传宗接代的工具。导致双方当事人离婚的原因,如果是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的过错造成的,那么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便把不让探视孩子当作报复、惩罚对方的武器。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对孩子进行错误的教育和引导,使孩子对不直接抚养其的父或母感情淡漠或印象很坏,从而使孩子拒绝接受对方探视。

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又重新组成新家庭的新成员

担心孩子会成为引起双方旧情复发的纽带,故意阻挠另一方探视孩子。此外,实际生活其他一些特殊情况也阻碍了探视权的执行。

建议

为较好地解决探视权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几方面的建议:

对新《婚姻法》的规定进行立法补充

增加探视一方对子女的知情权,即不直接扶养子女的一方享有对子女的生活、学习、健康状况、思想等情况有知晓的权利。增加重大问题的决定权,即与对方就有关子女切身利益的重大事情有共同决定的权利,以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加大新《婚姻法》的宣传力度

使离婚当事人树立正确的权利观。镇、村以及街道办、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应普及婚姻法的宣传,采取多种形式讲解、宣传新的婚姻法知识。民政管理部门在男女双方登记结婚时,可以发给他们一本《婚姻法》。法院在审查离婚诉讼案件时,也可以有针对地交待当事人依法享有探视权。

对探视权行使时间、方式、地点问题进行调解

从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出发,尽量主持双方进行调解,由父母双方就探视权问题达成一致意见。探视权行使的时间不宜过于频繁,但应给予享有探视权的父或母充分的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探视权行使的方式应符合孩子身心健康的原则。探视权行使的地点可以在孩子学校,也可以由直接享有探视权的父或母带回家。

法院判决时应充分考虑个案情况

不应搞“一刀切”。考虑离婚当事人双方的实际情况,对于子女年岁稍大些的,法官应该听取一下子女自己的意愿。对于直接扶养子女的一方拒不同意协助对方行使探视权时,法院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判决,以督促执行。

适当扩大探视权的主体范围

允许祖父母、外祖父母探视自己的孙子女、外孙子女,但必须符合条件: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经与未成年子女直接生活在一起的父亲或母亲的同意,不得滥用探视权。

对于孩子拒绝接受探视的情况,视情节对待

如果孩子在十岁以上,可以根据其申请由法院裁定终止探视权的行使;如果孩子未满十周岁,可以要求直接与孩子在一起生活的父或母对孩子加以引导教育,为享有探视权的一方创造条件。

探望权是父母的法定权利,另一方应当主动自觉配合。毕竟都是自己的孩子,没必要闹到法庭上去,但是如果无可奈何,法庭上定规矩也是必要的,这个时候也可以找找律师咨询一下,听听他们关于这方面的案例分享,再研究好策略。

延伸阅读
  1. 孩子监护人如何申请禁止探视权
  2. 一方自愿放弃探视权具备法律效力么
  3. 离婚后孩子探视权的相关问题
  4. 离婚后孩子抚养权能判给双方吗
  5. 离婚两年后可以起诉探视权吗

子女抚养热门知识

  1. 国家法律对断绝亲子关系的认可问题
  2. 不受法律保护的婚姻孩子归谁抚养
  3. 婚后孩子怎么判
  4. 抚养义务能因放弃抚养权而免除吗
  5. 殴打别人孩子怎么判刑
  6. 女方没有工作可以争取抚养权吗
  7. 收养弃婴新规定收养条件
子女抚养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