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的分类标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 > 知识产权法规法律知识

知识产权的分类标准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9

 
431462
知识产权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权利,保护知识产权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而知识产权的种类是比较多的,那么知识产权常见的分类标准有什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1、商标权

商标权是指商标主管机关根据国家法律授予商标所有人的专有权,用于保护其注册商标。商标是用于区分商品和服务来源的商业标志,可以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或者它们的组合构成。商标注册不允许使用与国家、政府、国际组织相同或相似的标志,也不允许使用带有民族歧视、影响社会道德等性质的标志,以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地名。在我国,商标权的获得需要遵循商标注册程序,并且实行先申请原则。商标作为产业活动中的识别标志,其主要作用是维护产业活动的秩序,与专利权的作用有所不同。

2、专利权与专利保护

专利权与专利保护是指在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后,经过法定审查合格后,授予专利申请人在规定时间内享有的对发明创造的专有权。我国的发明创造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类型。一旦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被授予专利权,专利权人就拥有对该项发明创造的独占权,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能实施该专利,包括制造、使用、销售和进口该专利产品。

3、商号权

商号权,也称为厂商名称权,是指对已注册的商号(厂商名称、企业名称)不受他人干扰的使用权。企业的商标权与个人的姓名权(人格权的一种)是不同的。此外,原产地名称、专有技术和反不正当竞争等也在巴黎公约中有规定,但原产地名称不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专有技术和反不正当竞争只能通过反不当竞争法来保护,一般不被归入知识产权的范畴。

4、著作权

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作品的原创作者依法享有的一种民事权利。在中国,著作权的范围包括著作权(狭义)、著作邻接权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范围。著作权人对著作物拥有独占利用的排他性权利。狭义的著作权又分为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著作权分为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有时会有交叉情况,这是知识产权的一个特点。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以下客体享有的专有权利:作品、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热门知识

  1. 哪些发明创造能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2. 购买存在权属争议的域名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
  3. 商号权和商标权的定义
  4. 域名的法律意义和商业价值
  5. 商品包装和装潢的特点
  6. 如何处理恶意抢注com域名的纠纷
  7. 商标专用权与商号权的区别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导航

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商标构成的要素
  3. 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权
  4.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5.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6. 著作权申请登记
  7.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