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离婚诉讼的程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离婚程序法律知识

二次离婚诉讼的程序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28

 
428773
离过一次婚但没有成功,被法院驳回了之后就打算进行申请二次离婚。在二次起诉离婚的之前,很多人会不知道在起诉离婚时候自己该怎么做,担心自己起诉离婚的时候做错了而影响权益。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打听到了相关内容如下。

1. 法院起诉离婚程序的起诉阶段

离婚案件的起诉是指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解除与对方婚姻关系的请求。起诉方为原告,被诉方为被告。在诉讼开始后,当事人享有诉讼权利并承担诉讼义务。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案件的起诉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条件。离婚案件也属于民事案件,因此起诉离婚程序必须符合民事诉讼法的条件并具有自己的特点:

  1. 原告必须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
  2. 被告必须明确;
  3. 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4. 必须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离婚诉讼适用一般地域管辖。也就是说,要求离婚的一方必须向被告户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被告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向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只有符合以上四个条件的离婚案件,人民法院才能受理。

在起诉离婚程序中,起诉方应向人民法院提交诉状和副本。诉状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原告、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工作单位和现住址;
  2. 诉讼请求以及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
  3.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

人民法院决定受理案件后,离婚诉讼程序随即开始。

2. 法院起诉离婚程序的审理阶段

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后,开始诉讼程序并在做出判决前进行的一切调查工作。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理分为审理前的准备、调解和开庭审理三个阶段:

  1. 审理前的准备。人民法院在收到离婚诉讼后,经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在7日内立案,并在立案后的5日内将诉讼状副本送达给被告。被告收到诉讼状副本后的15日内应提出答辩状。审判人员审阅诉讼材料,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证据。人民法院应当更换不符合起诉或应诉条件的当事人,并通知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参加诉讼。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依法进行诉讼保全或先行给付。
  2. 调解。人民法院受理离婚案后,首先应对当事人进行调解,使当事人消除分歧,互相谅解,从而达成离婚或和好的协议。达成和好协议的,人民法院将协议记录存卷,一般不发给调解书。达成离婚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制作调解书,并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署名,并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调解书具有与判决书同等的法律效力。
  3. 开庭审理。人民法院调解不成的,即进行开庭审理。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开庭日期。开庭审理前,由书记员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审判员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是否回避。之后,开始法庭调查,询问当事人和当事人陈述,告知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询问证人,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询问鉴定人,宣读鉴定结论,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勘验笔录。随后,开始法庭辩论,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双方互相辩论。

3. 法院起诉离婚程序的判决阶段

根据庭审情况,应再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后,即行宣判。人民法院的宣判必须公开进行。当庭宣判的,应在十日内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即发判决书。

一审程序结束后,如果当事人对判决不服,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进行二审诉讼程序。

离婚热门知识

  1. 离婚协议书中债务的详细写法
  2. 导读
  3. 怀孕期间离婚的法律规定
  4. 妹妹离婚案件中的争议与纠纷
  5. 协议离婚的四大优势决定协议离婚快
  6. 离婚诉讼书
  7. 无过错方在财产分割中的先机
离婚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