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护人的范围及其作用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辩护法律知识

辩护人的范围及其作用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16

 
427500

辩护人的定义

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是指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或法院指定的诉讼参与人,他们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辩护权,维护其合法权益。

辩护人制度的意义

辩护人制度的设立弥补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能力的不足,同时也弥补了国家司法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权利保障的不足。辩护人制度的实施有助于促进诉讼公正的实现,并在社会中发挥着示范功能,推动法制宣传教育。

辩护人的范围

在中国,辩护人的范围相对较广泛。除了律师可以担任辩护人外,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等也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但是,正在被执行刑罚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除外。

被告人的辩护权及其内容

辩护权的定义

辩护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最基础、最核心的诉讼权利。被告人的辩护权一般包含以下内容:

1. 陈述权:被告人在被讯问时有权陈述和辩解。

2. 辩论权:被告人享有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辩论的权利,包括就事实和法律进行辩论,就证据的证明力和程序问题进行辩论。

3. 选任辩护人权:被告人有权选任辩护人为自己提供法律帮助,进行辩护。

4. 调查证据申请权:被告人可以申请法院调取证据并申请法院传唤证人、鉴定人,还有权请求与其他被告对质。

5. 诘问权:被告人在庭审时有权对证人、鉴定人发问。

6. 回避申请权:被告人有权申请回避有回避原因的司法人员,以保证案件的公正处理。

刑事辩护的种类和方式

刑事辩护的种类

刑事辩护一般分为自行辩护、委托辩护和指定辩护。

1. 自行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己为自己进行辩护,贯穿于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

2. 委托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过与法律允许的人签订委托合同,由他人为自己作辩护。

3. 指定辩护:法院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被告人指定辩护律师为其辩护。

刑事辩护的方式

刑事辩护人可以通过提出证据和辩护意见来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辩护人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

辩护人的责任和义务

辩护人的责任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1. 辩护人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辩护人的行为准则是以事实为根据,而不是猜想、推测或凭空捏造;以法律规定为依据,无论是无罪、有罪、罪轻还是罪重,都要以法律为准绳。

2. 辩护人应当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这是辩护人的主要工作,也是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正确途径。辩护人应当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调查案情,收集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没有实施犯罪行为或具有可以减轻处罚情节的证据。

辩护人的义务

辩护人依据事实和法律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辩护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辩护人在履行辩护职责时,应当尊重事实和法律,避免使用不正当手段,如行贿、搞假证据等,以达到使被告人受到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免除处罚的目的。辩护人的职责和义务是法律赋予的,应当正确履行,既不能站在犯罪分子的立场上干扰司法机关打击犯罪活动,也不能违背法律追求不正当的利益。

刑事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律师去派出所调取笔录所需材料
  2. 未成年人是否能担任刑事辩护人?
  3. 在看守所的人被判刑了吗?如何了解判决情况?
  4. 第一编总则
  5. 一审中的撤诉
  6. 刑事自诉条件的要求
  7. 刑事案件家属作为辩护人的程序
刑事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