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抚养权能探视吗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09-29
对于孩子的抚养权的问题,一般情况法院都会进行判决的,如果自己不想抚养,孩子可以主动放弃抚养权,这种情况是否还会有探视权利呢?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放弃抚养权能否放弃探望权?
抚养权和探望权的法律规定根据《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而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如果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未成年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权要求父母支付抚养费。另外,根据《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在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权探望子女,而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探望权的方式和时间可以由当事人协议,如果协议无法达成,可以由人民法院做出判决。如果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中止探望权;一旦中止的事由消失,应当恢复探望权。
探望权的特征1、探望权的权利主体为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而探望权的义务主体为离婚后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2、探望权是离婚后父亲或母亲对子女的一项法定权利。将探望权作为一项权利在法律上加以规定,是因为这不仅是亲属法上的权利,更是一种基本人权。父母子女之间基于血缘关系而形成的情感并不会因为父母离婚而改变。离婚后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通过探望子女、与子女交流以及与子女短暂生活等多种形式行使探望权,从而达到继续教育子女、塑造子女的价值观等积极作用。探望权不应仅仅被视为“权利的最小化”,它不仅是权利,还必然成为“权利之外的东西”。3、探望权产生的时间是离婚后。离婚前,父母之间存在有效的婚姻关系,与孩子共同生活、共同教育孩子,因此不存在行使探望权的问题。离婚后,由于父亲或母亲一方无法与孩子共同生活,因此产生了行使探望权的必要。4、行使探望权必须符合对孩子身心健康有利的原则。人民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依法中止探望权,如果中止的事由消失,应当恢复探望权。
以上是关于放弃抚养权能否放弃探望权的相关解释和法律规定。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确保父母和子女的权益得到保护和实现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