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09-18
1. 对于有配偶者与婚外同性同居、赌博、吸毒等行为导致婚姻破裂的情况,损害赔偿请求在法律上没有依据。在实际操作中,对于这种有婚外性关系但不符合《婚姻法》第46条赔偿范围的情况,人民法院一般会在财产分割上进行权衡,主要考虑无过错方的利益,对有过错方进行少分或不分。
2. 请求离婚赔偿必须是由于《婚姻法》第46条规定的四种过错导致离婚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如果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当事人提出的离婚损害赔偿请求将不会得到支持。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单独依据《婚姻法》第46条的规定提出损害赔偿请求,法院也不会支持。
3. 根据《婚姻法解释(一)》第2条的规定,《婚姻法》第46条所说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在非夫妻名义下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然而,由于没有明确的期限和具体情形的规定,因此在实践中操作较为困难。司法实践通常将“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解释为3个月以上。
具体来说,请求离婚赔偿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一方重婚、与他人同居或实施家庭暴力,并具有虐待、遗弃行为。
2. 上述行为导致法院判决离婚。换句话说,离婚赔偿必须以离婚为原因,如果没有达到离婚程度而是在婚内发生损害,就不应该单独提起夫妻之间的损害赔偿。
3. 受害方遭受了损害,包括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
4. 请求人无过错。
无过错方作为原告提起离婚诉讼时,如果提出请求离婚赔偿,必须同时进行离婚诉讼。如果原告不提出请求,视为放弃了这一权利,以后也丧失了请求赔偿的权利。如果有过错的一方是原告,到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无过错的一方为被告,被告不同意离婚,也没有提起离婚赔偿请求,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单独提出离婚损害赔偿。如果在一审时没有提出,在二审时提出,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应当告知当事人在离婚后1年内可以另行提起离婚赔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