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1
在家庭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方夫妻要求离婚,而另一方为了争取更多的财产,不承认这是共同债务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家庭财务由一方管理,借债也是由该人处理,债权人可能是基于对该人的信任,或者夫妻共同的经济实力和偿还能力而提供贷款。同时,社会上约定俗成的家事代理权也导致了债权人在填写借据时只签署了债务人的名字。人们普遍认为只要债务人签字,其配偶也成为债务人。因此,借据上通常只有债务人的签名。这样一来,在离婚时,另一方可能以借据上没有自己的签名为由,拒绝承认这笔债务。这种情况同样会导致法院很难认证。
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以虚构共同债务的方式来争取更多的财产份额。通常情况下,虚假的债权人多为造假当事人的近亲属。而虚构的借款理由通常是购房、孩子就医、赡养老人等与家庭生活相关的事项。对于债权人与债务人为近亲属的质疑,当事人会有很充分的理由:只有近亲属才会借钱,其他人不可能借给他们。这种解释听起来也符合常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很难对此进行质证和认证,处理起来非常困难。通常情况下,只要出示借据,并且借据是一方当事人亲自写的,在借款原因和数额合理的情况下,法院仍然会根据婚姻关系期间产生的债务认定为共同债务,除非否认债务的一方当事人能够提供证据证明这是个人债务。这样的处理结果与实际情况往往会有出入,也会对另一方造成不公平。这确实是审判实务中的一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