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予监外执行的法律概念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监视居住法律知识

暂予监外执行的法律概念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22

 
421188

暂予监外执行是指根据法定情形,对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决定暂不收监或收监后改为暂时监外服刑,并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刑罚的制度。该制度的设立体现了中国刑事政策中惩罚与改造罪犯相结合和人道主义的理念,有利于对罪犯进行教育、感化和挽救。暂予监外执行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

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

被判有期徒刑的罪犯

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满足以下情形之一,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1. 患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
  2. 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的婴儿的妇女;
  3. 生活不能自理,且暂予监外执行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

但以下情形之一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

  1. 保外就医可能对社会造成危险的;
  2. 自伤自残的。

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

以下情形之一的罪犯,应依法收监:

  1. 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且刑期未满;
  2. 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正当理由向公安机关报到;
  3. 采取非法手段骗取保外就医;
  4. 违法犯罪;
  5. 违反公安机关监督管理规定;
  6. 故意拖延保外就医时间,采取自伤、自残等手段。

审批程序

  1. 对需要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所在监区集体研究后提出意见,并经监狱审查后,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医院进行病残鉴定。
  2. 监狱根据病残鉴定结论,提出审核意见,并报监狱长审批。
  3. 监狱将暂予监外执行的审批材料提交省监狱管理局审批。批准机关应当将准予暂予监外执行的决定文书抄送监狱所在人民检察院,并通知暂予监外执行地公安机关和原判人民法院。
  4. 准予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应由保证人领回,或由监狱人民警察送回,并及时到当地公安机关报到。保证人应认真履行保证义务。

暂予监外执行人员管理

服刑期间的监督

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由居住地司法局执行,基层组织或罪犯原所在单位协助进行监督。执行机关应严格管理监督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对于在服刑期间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原执行机关应将罪犯的服刑改造情况通报负责监外执行的司法局,以便有针对性地管理监督罪犯。负责执行的司法局应告知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必须接受监督改造并遵守相关规定。

不符合监外执行条件,刑期未满需收监

如果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罪犯刑期未满,应及时收监。对于人民法院在作出判决、裁定的同时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负责执行的司法局应通知人民法院依法将该罪犯交付执行。如果罪犯是在执行过程中被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负责执行的司法局应通知监狱等执行机关收监。如果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罪犯刑期届满,原关押监狱等执行机关应办理释放手续。如果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死亡,负责执行的司法局应及时通知原关押监狱或其他执行机关。

强制措施热门知识

  1. 经审查不需要逮捕可变更强制措施吗
  2. 超期羁押的救济措施
  3. 羁押期限与刑期的折抵关系
  4. 骚扰行为是否会导致拘传
  5. 刑事诉讼中传唤的法律规定及程序
  6. 逮捕的认定及可能判处有期徒刑的条件
  7. 监视居住条件
强制措施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