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09
房屋拆迁补偿费是拆建单位按照规定标准向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人或使用人支付的各种补偿金。其计算标准包括:
(1) 房屋补偿费(房屋重置费):根据被拆迁房屋的结构和折旧程度划档,按照平方米单价计算,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所有权人的损失。
(2) 周转补偿费:根据被拆迁房屋住户临时居住房或自找临时住处的不便程度划档,按照被拆迁房屋住户的人口每月予以补贴,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住户的临时居住费用。
(3) 奖励性补偿费:用于鼓励被拆迁房屋住户积极协助房屋拆迁或主动放弃一些权利,例如自愿迁往郊区或不要求拆迁单位安置住房。各项房屋拆迁补偿费的标准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和国家法律政策确定。
房屋拆迁安置费是指被拆迁人或承租人的补偿费用,其计算标准包括:
(1) 搬迁补助费:用于补偿被拆迁人的搬迁费用。
(2) 没有提供周转房情况下的临时安置补助费:用于补偿被拆迁人在没有提供周转房的情况下的临时居住费用。
(3) 超过过渡期限的临时安置补助费:用于补偿被拆迁人在超过过渡期限后仍未解决住房问题的费用。
(4) 非住宅房屋因停产、停业造成的损失赔偿费:用于补偿非住宅房屋因停产、停业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宅基地上的房屋拆迁可以采取货币补偿或房屋安置的方式进行,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另行审批宅基地的使用。
如果采取货币补偿方式,拆迁人应当向被拆迁人支付补偿款。补偿款的确定依据是被拆除房屋的重置成新价和宅基地的区位补偿价。房屋重置成新价的评估规则和宅基地区位补偿价的计算办法由市国土房管局制定并公布。
根据规定,如果被拆迁人已经接受货币补偿,就不再进行房屋安置或另行审批宅基地。
如果拆除宅基地上的房屋采取国有土地上房屋安置的方式,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应当按照相关规定确定拆迁补偿款,并结算安置房屋的市场评估价款之间的差价。但是,根据市人民政府的规定,以经济适用住房安置被拆迁人的情况除外。
如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作为拆迁人实施拆迁,并在本集体建设用地范围内安置被拆迁人,需要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报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安置可以按照被拆除房屋建筑面积或被拆迁人家庭人口情况进行。
其他拆迁人委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安置被拆迁人的情况,可以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在农村房屋拆迁过程中,需要提供以下相关资料:
(1) 拆迁申请单位委托的拆迁单位、拆迁评估机构和实施房屋拆除单位的相关资质证明及委托合同。
(2) 拆迁范围内被拆迁房屋及其附属物的自然状况和权属状况摸底调查明细表,以及补偿安置费用的概算。
(3) 拆迁补偿安置资金、安置房屋的落实情况及相关证明。
(4) 对低于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的住宅设计最低套型面积的被拆迁房屋的补偿安置方案。
如有关于农村农民拆迁的法律规定或疑问,可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