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17
在涉及共同债权债务的问题上,需要对定性、双方承担比例、债权行使和债务履行方式等进行明确。如果不仅仅是笼统地约定债权或者债务由一方承担,最好是写得更加详细,以避免纠纷。可以列出债权债务明细,明确外部债权和债务的具体内容,并注明由双方承担的部分。这样,当第三方主张债权时,不承担该义务的一方可以依据协议向第三方解释,无需承担还款责任。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41条的明确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由双方共同偿还。”
夫妻债务分担协议在内部具有效力,但通常对第三人无效。
从法律角度来看,此协议仅对双方有效,对第三人无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二)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的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对夫妻财产进行分割处理时,债权人仍有权就夫妻共同债务向男女双方主张权利。”也就是说,离婚协议、法院判决书、调解书或裁定书对夫妻财产的处理仅限于夫妻内部分割,无法有效地对抗债权人。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情况,包括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如果夫妻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归各自所有,并且第三人知晓该约定,那么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可以通过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