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08
根据《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第一百一十七条的规定,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有明确的规定。一般情况下,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但是,对于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情况,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法律明确规定,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在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时,必须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都有权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拘传。拘传的具体程序如下:
办案人员根据办案情况,认为需要采用拘传措施的,应首先填写《拘传证》,然后报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的负责人审批。
拘传应当由两人以上的执行人员执行。在拘传时,被拘传人应当被出示拘传证。对于抗拒拘传的情况,可以使用戒具,采取强制措施将其带到案件处理地。
根据刑诉法修正案第一百一十七条的规定,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然而,对于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情况,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此外,法律明确规定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并且必须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
根据公安部《规定》第60条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规则》第35条的规定,拘传的地点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的市、县以内。如果犯罪嫌疑人的工作单位、户籍地与居住地不在同一市、县,拘传应当在犯罪嫌疑人的工作单位所在地的市、县进行。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在犯罪嫌疑人户籍地或者居住地所在的市、县内进行。
一旦公安、检察、法院机关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拘传到案,应立即进行讯问。讯问结束后,根据案件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如果认为依法应当限制或剥夺其人身自由,可以采用其他相应的强制措施。如果认为不宜适用其他强制措施,应立即释放,不得变相扣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