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合同时的法律风险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其它合同纠纷法律知识

签订合同时的法律风险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0

 
415222
我们都知道,合同的洽谈与签订是现代企业乃至整体商业活动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中小型企业,一天至少也会有约数十份的合同需要进行审核与签订。如何针对一些难以识别又容易被忽略的风险进行识别与规避,需要企业经营者加以识别和注意。那么签订合同时的法律风险有哪些?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欢迎阅读。

一、注意审查签章

在实践中,法人通常会制作三枚印章并备案于工商行政机关,这包括公章、合同专用章和财务专用章。除非法律有特殊规定,否则在发票上盖章时可以使用公章代表法人意志。公司签署合同或其他法律文件时,使用公司行政章表示公司意愿,包括信函、公文、介绍信、证明、授权委托书等。这些文件被加盖公司行政章后,代表公司的意愿成为法律文件。在商事实践中,持有这些文件的人通常被视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代理人(即经过授权的代理人),公司在代理权限范围内进行的法律行为应由公司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在签署合同时,应注意使用公章或合同专用章,并确保对方使用的印章与其主体名称一致。如果不一致,必须搞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在合同上进行说明。一旦发生合同纠纷,将以合同上的用印确认合同的主体身份。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骑缝章的运用。合同加盖骑缝章后,可以将骑缝章展开还原成原章,可用于防止对方更换合同内容或否认合同内容,避免因此而引起的争议和损失。

二、合同时间与附件的签订

合同末尾应填写合同签订时间。这一时间不仅可以确认合同的生效时间,还是计算合同条款中各个时间节点的依据。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常常会被有心人故意设置陷阱,导致付款日期、验收日期或交货日期等履行时间发生变动,从而引发麻烦和纠纷。

合同附件也是合同的一部分,通常包括资质证明、清单明细说明、补充条款、处理办法等内容。与规定当事人主要权利义务的合同主文相比,附件在合同中处于次要地位,但仍应对其用词进行审查,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词语,确保附件内容与合同主文一致,文字表述规范,意思表达准确。

三、摸清底细再签约

许多签约失误的案例都有一个共性,即公司决策者在商业活动和往来中结识他人,仅通过数次交流就建立了信任,并迅速签署协议。在签署合同之前,决策者和所在公司甚至没有仔细审核对方公司的基本信息。

此外,还应特别注意防范以下情况的发生:

  1. 仅凭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合同专用章等不全面、不规范的证明文件签署合同。
  2. 仅凭老关系、熟面孔或熟人的介绍等草率地签署合同。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旅游纠纷的维权方式
  2. 承揽合同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3. 门面房租赁协议
  4. 仓库管理流程图
  5. 担保合同及于违约责任
  6. 一、承运人对行李负有赔偿责任的条件
  7. 抵押担保债权的范围及其构成要素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