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0
在实践中,法人通常会制作三枚印章并备案于工商行政机关,这包括公章、合同专用章和财务专用章。除非法律有特殊规定,否则在发票上盖章时可以使用公章代表法人意志。公司签署合同或其他法律文件时,使用公司行政章表示公司意愿,包括信函、公文、介绍信、证明、授权委托书等。这些文件被加盖公司行政章后,代表公司的意愿成为法律文件。在商事实践中,持有这些文件的人通常被视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代理人(即经过授权的代理人),公司在代理权限范围内进行的法律行为应由公司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在签署合同时,应注意使用公章或合同专用章,并确保对方使用的印章与其主体名称一致。如果不一致,必须搞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在合同上进行说明。一旦发生合同纠纷,将以合同上的用印确认合同的主体身份。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骑缝章的运用。合同加盖骑缝章后,可以将骑缝章展开还原成原章,可用于防止对方更换合同内容或否认合同内容,避免因此而引起的争议和损失。
合同末尾应填写合同签订时间。这一时间不仅可以确认合同的生效时间,还是计算合同条款中各个时间节点的依据。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常常会被有心人故意设置陷阱,导致付款日期、验收日期或交货日期等履行时间发生变动,从而引发麻烦和纠纷。
合同附件也是合同的一部分,通常包括资质证明、清单明细说明、补充条款、处理办法等内容。与规定当事人主要权利义务的合同主文相比,附件在合同中处于次要地位,但仍应对其用词进行审查,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词语,确保附件内容与合同主文一致,文字表述规范,意思表达准确。
许多签约失误的案例都有一个共性,即公司决策者在商业活动和往来中结识他人,仅通过数次交流就建立了信任,并迅速签署协议。在签署合同之前,决策者和所在公司甚至没有仔细审核对方公司的基本信息。
此外,还应特别注意防范以下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