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04-29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婚姻关系的解除需要满足登记要件主义和诉讼要件主义的原则。即当事人可以选择登记离婚或诉讼离婚,两者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如果未经登记或诉讼离婚,夫妻双方的婚姻关系将无法解除。
此外,离婚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可能会因时间、环境、对方言行、自我认识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因此,一方当事人在签订离婚协议后反悔不同意离婚是正常的情况。离婚协议书中关于“同意离婚”的意思表示并没有法律效力,只能作为一种证据,用来证明夫妻感情曾经出现过重大裂痕。
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是在双方同意离婚或判决离婚的条件下才具有效力。
财产分割协议的成就条件是离婚。然而,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中的附生效条件与一般的附生效条件不同。因为其成就需要离婚双方当事人的一致同意,任何一方都有权决定是否使协议生效,可以单方面使财产分割协议不产生约束力,也不会承担法律责任。
除非存在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情况,人民法院在判决离婚时应将协议作为分割夫妻财产的重要证据,根据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约定作出判决。
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8条第1款规定,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因离婚而达成的财产分割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效力。
尽管该规定针对的是协议离婚中的“离婚协议”,且离婚事实已经得到婚姻登记机关的确认,但我们仍可从中看到最高司法机关对离婚协议中涉及财产关系条款的效力进行了有条件的确认,即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条款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