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0-28
一些离婚协议存在遗漏夫妻共同财产或违反法律规定处置分割家庭其他成员的共同财产的问题。在离婚后,夫妻一方或家庭其他成员可能会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财产分割协议无效,主张重新依法分割或析产。
协议离婚时约定夫妻一方独自承担夫妻共同债务的情况下,离婚后,承担债务的一方可能因反悔而诉至法院。
离婚协议确定的子女抚养费标准可能会引发争议。在协议离婚后的短时间内,一方可能会起诉,要求增加抚养费。
当事人在协议离婚时可能根本不清楚哪些财产可以分割,导致遗漏夫妻共同财产或随意处分与他人共有的家庭共同财产。
为达到离婚目的,一方可能会故意将家庭共同财产列入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或放弃所有权而欺骗对方,使对方在财产分割上产生得到补偿的错觉。
一些当事人为了尽快离婚,可能会一时冲动,草率签订离婚协议,对协议内容缺乏必要的斟酌。
《婚姻登记条例》对离婚条件的审查要求发生了变化,导致婚姻登记机关在审查离婚登记时无法过细地审查协议内容的合法性。
可以考虑延长离婚申请的审批期,使婚姻登记机关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细致全面的审查。
可以适度改革协议离婚登记制度,将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并重,对离婚条件进行适当实质审查。
可以建立法院与民政部门的工作沟通协作机制,及时通报审理离婚案件发现的问题,并开展对婚姻登记人员的法律培训,提高其依法登记的意识和水平。
婚姻登记人员应当告知当事人如何依法分割财产,明确债务清偿和抚育费的承担,并详细审查离婚协议,纠正离婚协议的错误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