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5-20
夫妻订立财产约定需满足以下要件: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要求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订立夫妻财产约定的当事人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由于我国法定婚龄较高,且未成年人保护法禁止未成年人订立婚约,所以无论是婚前还是婚后订立夫妻财产约定,都不会涉及未成年问题。当事人在订立夫妻财产契约时必须是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
意思表示真实的要求
意思表示真实的定义
意思表示真实是指当事人在意志自由并能确认自己意思表示法律效果的前提下,内心意志与外部表现相一致的状态。只有在意思表示真实的情况下订立的夫妻财产约定才能对当事人产生法律效力,如果当事人的内心意志与外部表现不一致,则意思表示不真实。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行为不正当地干涉了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严重破坏了意思自治原则,极大地损害了当事人的利益。因此,这些行为导致的意思表示不符合法律和道德要求,不能产生法律上夫妻财产约定的效力。
夫妻财产约定的效力
对内效力
夫妻财产约定一旦生效,即在夫妻之间及其继承人之间发生财产约定的物权效力。婚姻当事人双方都必须依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夫妻财产利益的分配也必须按照有效约定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57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者取得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夫妻任何一方违反财产约定,都将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夫妻双方必须严格执行财产约定,不得随意变更、撤销。确实需要变更或撤销的情况下,须经由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进行,如果原约定经过公证机构公证,变更或撤销也需经过公证机构公证。
对外效力
夫妻财产约定的对外效力是指夫妻对婚姻财产的约定是否可以对抗第三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只有在第三人事先知道夫妻财产约定的情况下,夫妻财产约定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如果第三人不知道夫妻财产有约定,婚姻当事人的夫妻契约不能对抗第三人。换句话说,夫妻任何一方不能以债务不是自己欠的、夫妻有约定而不承担该债务。对于未借债一方,只要不能证明作为债权人的第三人知道该财产约定,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可以先行对第三人清偿债务,清偿后,夫妻中不负债的一方可以向另一方追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