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农村空心房,拆除空心房是否可以获得补偿?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8
农村空心房的定义和政策规定
农村空心房是指空闲或者已经坍塌、拆除两年以上未恢复使用的宅基地。根据政策规定,对于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宅基地,需要由集体报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注销土地登记并收回土地。然而,宅基地上的房屋只要不坍塌灭失,始终被视为农民的个人财产,不会被国家收回。
农村空心房整治的问题
农村空心房整治面临着农民思想观念转变难、宅基地流转分配难以及拆迁补偿定价难等问题。许多空房子几年甚至几十年无人居住,破败不堪。这种情况被形容为“说家不是家,有院没有人;说地不是地,草有半人深”,准确描述了空心房的状况。
国家拆除政策和补偿标准
为了解决长期闲置的空心房占用土地资源的问题,国家出台了多项拆除政策,鼓励农民有偿退出这些闲置的房屋。然而,全国各地的空心房退出拆除补偿标准并不一致。例如,在重庆地区,一亩宅基地的补偿款为10-20万;而在辽宁地区,中等大小的宅基地可以获得5万元的补偿款。
农村宅基地和房屋拆迁的补偿办法
宅基地的补偿办法:
- 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安置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制定具体标准。
- 征收土地时,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
- 征地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补助与社会保障费用、农民村民住宅补偿,以及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
- 在住房保障方面,对于城市规划区内的被征地农民,将提供该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无法提供时将按照市场价给予货币补偿。城市规划区外的农民将安排宅基地重建住房,并按照新建房屋成本给予补偿。
房屋的补偿办法:
- 农村宅基地和房屋拆迁是分开补偿的。农村宅基地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村集体将宅基地分配给村民使用,村民在宅基地上建房居住。在宅基地拆迁时,有两种补偿方式。
- 房屋的产权属于村民私有,因此房屋补偿归村民所有。在宅基地被征收后,如果村民没有其他宅基地,村集体将重新分配宅基地给村民,让他们在新的宅基地上建房居住。
- 房屋拆迁补偿价由宅基地区位补偿价和被拆迁房屋重置成新价构成,计算公式为:房屋拆迁补偿 = 宅基地区位补偿价 * 宅基地面积 + 被拆迁房屋重置成新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