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5
辩护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最基础、最核心的诉讼权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包括以下内容:
刑事辩护一般分为自行辩护、委托辩护和指定辩护。
在刑事诉讼中,辩护权除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己行使以外,还可以由其他人协助行使,即辩护人行使。
辩护人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或法院指定,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辩护权,依法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诉讼参与人。
辩护人应承担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责任。
为保证辩护人能充分执行辩护职能,履行辩护职责,法律赋予辩护人一系列诉讼权利和义务。
辩护人的诉讼权利包括独立辩护权、阅卷权、会见通信权、调查取证权、司法文书获取权、获得通知权、质询权、辩论权、控告权、拒绝权及其他权利。
辩护人的诉讼义务包括恪守职责、保密义务、正当执业的义务、遵守法庭规则的义务和提供法律援助等义务。
案件事实辩护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常见的做法有:
一般有:
根据案件事实,辩护律师提出被告人具有初犯、自首、立功、坦白、被害人过错、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在共同犯罪中的从属地位、受威胁犯罪等有助于从轻处罚的事实和情节。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下几种人应当指定律师进行辩护:
未满18周岁的被告人,如果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具备盲、聋、哑中的任何一种生理缺陷的被告人,如果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根据人民检察院提供的情况和主要证据,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的,如果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