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审查和防范合同条款风险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合同条款法律知识

如何审查和防范合同条款风险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2

 
404079
应该如何审查和防范合同条款的风险呢?合同条款有哪些风险呢?针对这些问题,手心律师小编整理了有关审查和防范合同条款风险的内容,在下文中将会为您解答。请阅读下面的文章进行详细的了解

1、审查合同双方名称及法定代表人

根据我国公司企业登记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名称一般由注册区域名称、字号、行业、责任形式等几个构成要素。如果企业名称表述不规范,工商管理机关将拒绝企业注册申请。因此,审查合同时应首先核对合同各方企业名称的表述是否完整准确,并核对法定代表人是否为营业执照上登记的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人是否为企业授权委托书所委托授权的代理人。

2、审查合同名称和内容是否一致

合同名称的准确尤为重要,因为合同类型不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同,可适用的法律规则也不一样。因此,审查合同时要确保合同名称和内容的一致性,以避免在履行合同或发生争议时适用法律条款的困难。

3、审查合同生效条件

合同成立和合同生效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合同成立是一个事实的判断,而合同生效是一个法律的判断。在审查合同时,应注意合同生效的时间和条件,并确保能够保证这些条件得以实现。此外,对尚未生效的合同发生争议时,应尽量在诉讼的一审答辩结束前使合同生效。

4、重点审查有关合同标的物的条款风险

合同标的物不具唯一性的风险是指一些词语指向的对象并不具有唯一确定,如果对这些词语不进行定义,可能会出现对合同标的物约定不明确的情形,导致争议的发生。为避免这种风险,应审查合同中对标的物的约定是否具体明确,包括标的物的名称、性能、成分、适用的质量标准等。

5、审查价款的支付方式

为了确保能够及时足额地回收价款,必须严格审查价款支付条款。应注意采用先付款后发货方式或分期付款方式,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支付方式和时间。

6、审查质量标准条款

质量问题发生的争议占很大比例,特别是对合同产品没有可适用的质量标准或存在多个标准的情况下,质量标准约定不明确时更容易发生纠纷。为防止争议发生,应在合同中约定适用的客观标准,并明确在几个标准的要求不一致时哪个标准优先。

7、法律条款的审查

合同中的商业条款是合同的基础,但法律条款也同样重要。在审查合同时,应注意审查法律条款,特别是对方单独决定的条款、对方单独确认的条款、对方单方要求修改更换的条款、损害赔偿条款、研发风险承担条款和商业秘密保护条款等。对于模糊的法律责任条款,应明确责任形式和赔偿金额。

法律责任不对等的条款

1.法律责任的对等性约定

根据合同约定,当双方分别向对方履行相同内容的法律义务时,一方要求对方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对方也有权要求该方不履行违约责任。例如,合同规定甲方向乙方提供某些文件资料,同时乙方也必须向甲方提供某些文件资料。在甲方要求乙方保证所提供文件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同时,乙方也可以要求甲方对其提供文件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2.多方当事人之间的连带责任承担

如果合同一方为多个当事人,他们共同构成甲方或乙方,则应在合同中规定对方违约时多个当事人相互承担连带责任的条款,以加强对自身利益的保护。

3.审查违约责任条款

在审查违约责任条款时,应注意是否存在不平等的违约责任条款和加重己方责任的违约责任条款。一般而言,在约定责任承担方式时,只能在违约金和经济损失中选择其中一种。如果同时主张违约金和赔偿损失,可能无法得到法院的支持。因此,如果对违约的损失能够预先估计,可以约定一定金额或一定比例的违约金,以避免争议发生后需要举证证明损失额的问题。然而,如果无法预估损失,则应约定违约方向守约方赔偿因违约实际造成的损失。此外,约定定金条款时,应注意定金与“订金”的区别。定金在法律上被认定为预付款,不具备担保功能,不能要求双倍返还。定金与违约金也不能相竞合,否则该约定将因与法律相抵触而无效。

4.保证条款的审查

在合同条款中约定己方保证具有某种能力和资格时,一旦己方不具备该种能力和资格,即需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因此,在合同中约定己方保证具有某种能力和资格时,应引起重视。如果己方违反了保证条款的约定,或者不具备保证条款的某种能力或资格,即使不具备该能力或资格并不影响合同的履行,对方也可以要求己方承担违约责任。因此,如果己方不具备对方要求的特别资格,可要求对方将该条款从合同文本中删除。

争议处理条款的确定

合同争议处理时,可以约定具体的管辖法院,以避免争议解决前的法院关系纠纷。在约定法院管辖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表述清晰明确

约定应明确表述,避免产生歧义。例如,“如果发生争议,可由双方所在地法院管辖”这样的约定本身隐含了纠纷。

2.不超出法院管辖范围

约定不得由超出法院管辖范围的法院管辖,否则约定无效。

3.不违反级别管辖或专属管辖规定

约定不得违反级别管辖或专属管辖的规定,以免约定的受诉法院实际上没有管辖权。

仲裁条款的确定

如果采用仲裁的方式解决争议,仲裁条款或仲裁协议应具体明确。

1.确保仲裁机构真实存在

约定的仲裁机构必须真实存在,并符合法律规定。如果约定的仲裁机构根本不存在,则约定无效。

2.明确仲裁机构的名称

仲裁机构的名称应具体明确,不得笼统约定。如果约定某地仲裁机构仲裁,而该地区只有一家仲裁机构,一般认为该约定指定了确定的仲裁机构。

3.不得同时约定法院和仲裁机构同时管辖

不得同时约定法院和仲裁机构同时管辖,否则视为约定不明确导致无效,争议由法院管辖。

4.不限制仲裁地点

仲裁可以约定不限于各自所在地,避免地方仲裁机构的地方保护主义倾向,可以约定双方以外的地区的仲裁机构仲裁。

用词严谨规范

合同语言应以最简练的方式表达双方最准确的意思,避免模棱两可的解释或歧义。

1.定义特定术语

合同中使用的特定术语或词句,如果其含义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应在合同中对其进行定义。

2.避免使用模糊词语

避免使用模糊词语,以免产生不同解释。如果合同中出现模糊词语,应使用更精确的词语代替或删除。

3.具有周延性

合同中的条款应具有周延性,尽量考虑所有情况,避免留下缺口。

4.明确规定期限

期限的表述应明确规定始期和终期,以便计算期限开始的时间或截止到时间。

5.列举不一定要穷尽

对合同中的某些事项,可以通过列举的方式明确规定,但应注意列举时加上“包括但不限于”的表述,以避免限制对方责任的范围。

合同订立热门知识

  1. 交易中达到多少金额需要签订合同
  2. 要约撤销的限制性条件
  3. 房屋租赁合同生效要件
  4. 无偿合同、单务合同和有偿合同的区别
  5. 如何认定格式条款
  6. 没有书面形式合同成立吗
  7. 没签合同就辞职有赔偿吗
合同订立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