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12
商号是商品生产经营者为了表明不同于他人的特征而在营业中使用的专属名称。它既是商事主体用于对外交往的重要标志,也是不同商事主体相互区别的重要表现形式。为了更好地规范调整商事主体的商号使用行为,加强对商号取得、转让的登记管理,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专门的商号法律制度。
我国现行的商号制度是由《民法通则》、《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所组成。然而,从整体结构来看,这些规定还比较粗糙、不成体系。除《企业名称规定》对商号的取得、使用等有较详细的规定之外,其余的法律只是在个别条款对商号稍有提及,还缺乏对商号基本法律规则的系统性专门规定。此外,商号规范既不能成为该法的核心内容,对商号的法律保护也不是以民事手段为主。
依筆者之?,我国商号法律制度应是一个以民法通则为基础,商业名称法为核心,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为补充的协调统一的商号法律保护体系。为此,须删除现行立法中不合时宜的规定,遵循市场经济基本法则,尽早制定以商号为核心的商业名称法,为不同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创造一个平等、统一的竞争环境。
商号是商品生产经营者出于营利目的而创设使用的一种有别于一般民事名称的特殊名称。商号的使用能为其所有者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因此商号应被视为一种独立的知识产权。然而,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商号权尚未得到正确界定和确立。
商号权作为一种独立的知识产权,具有人身权和财产权双重属性,属于知识产权的一种。商号作为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排它性和独占性,商号权主体可以禁止其他企业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商号。此外,商号权还具有不同于其他知识产权的特殊性,包括没有时间性、主体具有单一性和商号权转让的特殊性。
只有明确了商号权的知识产权属性,才能为商号提供全面、适当的法律保护。因此,确立商号权的知识产权属性,是制定、完善我国商号法律制度的重要任务之一。
商号的构成要件是商号专用权的前提条件。我国《企业名称规定》在商号选择的积极要件和禁止要件上作出了规定,但由于未能正确界定商号权的法律属性,导致商号选择和使用的规定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商号应是企业名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首先确定了商号才能确立企业名称。其次,商号选择应与商业文化相结合,反映一个时代的政治与经济特征、风俗时尚以及民族的心态。然而,《企业名称规定》在商号选择要件的规定上存在一些缺陷,未能充分反映商号与商业文化的紧密联系。
因此,在制定和完善商号法律制度时,应明确商号的选择条件,并将商号的选择要件与商业文化相结合,以推进商业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