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22
根据《婚姻法》第46条规定,离婚的一方如果符合以下情形之一,无过错方有权向法院提出损害赔偿请求:
如果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他人重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如果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他人同居,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如果一方实施家庭暴力,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如果一方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27条规定,如果当事人在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后,以婚姻法第46条规定为由向法院提出损害赔偿请求,法院应当受理。但如果当事人在协议离婚时已经明确表示放弃该项请求,或者在办理离婚登记手续一年后提出请求,法院将不予支持。
只要一方在离婚时既未明确表示放弃损害赔偿请求,又在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后一年内提出,就有权向法院起诉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为预防因离婚引起的财产纠纷,最好的方法是进行财产公证。夫妻双方应该约定婚前财产,并对婚姻存续期间的财产以及离婚时的财产如何分割进行约定。
此外,夫妻双方也可以通过订立书面协议,私下约定婚前个人财产和婚后共同财产的归属。
为防止一方单方面处置财产,夫妻双方应在发觉夫妻关系行将破裂时,不要将财权交给一方。如果一方擅自处理夫妻共同财产,另一方应及时制止。特别是对一方以捐赠等名义将财产转移的情况,不可掉以轻心。
为防止对方擅自转移现金,夫妻可以对存款设立联名账户。一旦发现对方有财产转移的迹象,应注意对方存单的账号、储种、存款所在银行等信息,以便向法庭提供合法证据。同时,还可以通过交水电费、手机费等收据,了解对方有哪几个银行账号,及其余额。
如果离婚后一段时间内,一方找到对方婚前转移财产的证据,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另外,如果还未起诉或已起诉,发现另一方已转移、变卖或毁损财产,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