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赔偿的法律途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赔偿 >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法律知识

医疗事故赔偿的法律途径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09

 
399170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章第四十六条规定,当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时,医患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或一方不愿意协商,当事人可以选择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医疗事故赔偿的计算标准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规定,医疗事故的赔偿应按照以下项目和标准进行计算:

(一) 医疗费:根据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所需的治疗费用进行计算,并提供相应凭据进行支付。需要继续治疗的情况下,应支付基本医疗费用。

(二) 误工费:对于有固定收入的患者,按照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进行计算。如果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3倍以上,则按照3倍计算。对于无固定收入的患者,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进行计算。

(三) 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进行计算。

(四) 陪护费:如果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进行计算。

(五) 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进行计算。从确定残疾之月起,最长赔偿期限为30年。但对于60周岁以上的,赔偿期限不超过15年;对于70周岁以上的,赔偿期限不超过5年。

(六) 残疾用具费:如果患者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应提供医疗机构证明,并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进行计算。

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

如果您认为自己遭受了医疗事故,您可以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如果鉴定结果确认为医疗事故,您可以要求进行民事赔偿。赔偿标准依照以上叙述的相关规定进行计算。如果医院拒绝赔偿,您可以选择提起诉讼。

医疗事故赔偿热门知识

  1. 非法行医罪与医疗事故罪的区别
  2. 医疗纠纷处理方法及医疗事故行政处理过程
  3. 医疗事故后续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
  4. 医疗纠纷的调解程序
  5. 医疗事故住院期限及赔偿
  6. 医疗事故的赔偿方式
  7. 走医保后是否可以获得医疗事故赔偿
医疗事故赔偿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