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婚礼未领结婚证离婚彩礼的法律计算方法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29
男女结婚的时候一般要办婚婚礼的,邀请亲戚朋友到场庆祝,而办了婚礼并不是说成为合法的夫妻,要到婚姻登记机关登记,领取结婚证后才成为合法的夫妻,那么办婚礼未领结婚证离婚彩礼如何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依据我国司法解释的规定,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的情况下,女方解除关系的,男方可以要求女方返还彩礼。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支持当事人要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请求,前提是以下情形得到证实:
第一种情形: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如果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女方解除关系时,男方有权要求女方返还彩礼。
第二种情形: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未共同生活
如果男女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但未共同生活,女方解除关系时,男方同样有权要求女方返还彩礼。
第三种情形: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如果男方在婚前给付了彩礼,并且这导致了给付人的生活困难,女方解除关系时,男方有权要求女方返还彩礼。适用第二和第三种情形的规定时,双方的离婚是必要条件。
如何判断是否属于彩礼
要判断是否属于彩礼,首先需要了解彩礼的基本含义。彩礼仅指基于婚约、按照当地风俗习惯、给付对方数额较大的财物。以下是彩礼的构成特征:
1. 基于婚约
彩礼的给付必须基于婚约,即男女双方以将来结婚为目的所作的事先约定。一旦定婚,男方就要给付女方一定数量的金钱和其他物品,这就是通常所指的彩礼。
2. 需基于当地风俗习惯
给付财物的行为必须根据当地风俗习惯进行。在订立婚约的过程中或之后,给付财物的数额和其他物品通常由中间人(俗称媒人)商定,并通过中间人交付。双方当事人及其家庭成员都清楚该财物是为订立婚约而给付的彩礼。如果当地没有彩礼的风俗习惯,那么双方之间的财物给付行为就不是彩礼。如果彩礼的数额明显超出当地风俗习惯,并且明显超出给付方的支付能力,就应当认定为借婚姻索要财物的行为,而不再属于彩礼。
3. 给付财物的价值属于数额较大
根据当地生活水平,给付财物的价值必须属于数额较大。虽然没有固定的规范,但至少要符合彩礼的担保性质,同时要符合同一地区同一时期大致相近的数额。金钱和实物虽然形式不同,但性质相同,均可以作为彩礼。在认定时,法院应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和客观案情进行判断。通常情况下,如果当地有彩礼给付的习俗,且给付的金钱数额较大,或者给付的实物价值较高,都可以认定为彩礼。此外,还需要区分赠与和彩礼。以下行为在实践中不能被认定为彩礼:
1. 为取悦对方所为的赠与
男方或其近亲属为取悦对方而进行的赠与行为。
2. 恋爱期间男方为表露情感所为的赠与
男女双方在恋爱期间,男方为表露情感而进行的赠与行为。
3. 男女双方或其近亲属在共同消费中由男方支付的费用
男方及其近亲属在共同消费中支付的费用。
4. 礼节性交往时的赠与
男方及其近亲属与女方及其近亲属进行礼节性交往时的赠与行为。
5. 借婚姻索取财物、骗取财物的行为
以借婚姻之名索取财物或骗取财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