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4-01-08
根据婚姻法第36条第2款、第3款的规定,离婚后,父母仍然享有对子女进行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对于哺乳期内的子女,原则上应由哺乳的母亲进行直接抚养。而对于哺乳期后的子女,如果双方在抚养问题上发生争执无法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将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做出判决。
为了保障婴儿的健康成长,离婚时,对于哺乳期内的子女,应当以随哺乳的母亲进行直接抚养为原则。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一般来说,两周岁以下的子女应当随母方生活,这意味着哺乳期一般为2年。
然而,在特殊情况下,哺乳期内的子女也可以由父亲进行直接抚养。这些特殊情况包括:
对于两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由谁进行直接抚养的问题,首先应由双方进行协商。因为父母最了解子女,他们能够判断子女随谁生活更有利。当事人通过平等协商处理,可以减少离婚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并且一旦达成一致,也有利于协议的履行。然而,如果双方就子女抚养达成的协议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或损害子女的合法权益,人民法院应当不予准许。
如果经过协商无法达成一致,人民法院将根据子女的权益以及双方的抚养能力、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做出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