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3-27
在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实践中,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请求权人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受害人,即受到侵害的个人的人格利益受损,如生命、健康、身体等。另一种是直接受害人应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且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即被扶养人。根据对大量司法判例的总结,大多数情况下,直接受害人单独起诉要求侵权人赔偿被扶养人生活费,少数情况下是直接受害人和被扶养人共同作为原告要求赔偿被扶养人生活费。然而,被扶养人单独起诉被扶养人生活费的情况非常罕见,除非直接受害人因侵权死亡。
在直接受害人死亡的情况下,被扶养人对被扶养人生活费享有独立的请求权,这一点没有争议。然而,在直接受害人未死亡、仅构成伤残且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下,直接受害人和被扶养人是否均享有对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请求权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同的裁判结果。有些法官认为,被扶养人生活费是对受害人法定扶养人的赔偿,直接受害人并非请求的适格主体,因此驳回了直接受害人的诉讼请求。另一些法官认为,被扶养人对被扶养人生活费不享有独立的请求权,不能单独提起诉讼。
首先,根据司法解释,被扶养人生活费被视为直接受害人因侵权行为造成伤残或死亡后所丧失的收入的一部分。被扶养人生活费与伤残赔偿金一起构成了继承丧失说中的收入损失。实际上,被扶养人的损失是由于受害人因侵权行为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导致被扶养人的生活费减少。被扶养人生活费只是直接受害人减少收入的一部分。因此,在直接受害人未死亡的情况下,直接受害人是被扶养人生活费的合法请求权人。
其次,考虑到诉讼效率和便利性,直接受害人应当是被扶养人生活费的合法请求权人。在受害人受到直接侵害的情况下,直接受害人在提起侵权诉讼的同时,应该被赋予对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请求权。这样,在同一个诉讼案件中就可以得到赔偿,相比被扶养人单独提起诉讼或被追加参与诉讼的情况,可以提高诉讼效率。此外,在现代社会,人口流动更加频繁,如果直接受害人因外出误工且与被扶养人不在受诉法院所在地的情况下,被要求被扶养人亲自长途跋涉参加诉讼,无疑会增加当事人的负担。如果侵权人已向直接受害人赔偿被扶养人生活费,而直接受害人未依法履行扶养义务,被扶养人仍可以通过扶养关系的法律诉讼来获得救济,其本身利益不会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