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裁程序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5
实践中,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时,根据案件的类型作出相应的程序规定,比如速裁程序。办理速裁的刑事案件,都应当遵循基本原则、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以确保司法公正。那么速裁程序是否实行一审终审制?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审终审制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小额速裁适用于争议标的金额不大、事实清楚、法律关系单一的给付类案件。在适用小额速裁裁判的案件中,当事人只能申请异议而不能提出上诉,即一审终审制。因此,速裁程序适用超简易程序,即适用一审终审制。
适用条件
刑事案件速裁程序适用于以下情况: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并可能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单处罚金危险驾驶等十一类案件。在遵循法律基本原则、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确保办案质量的前提下,简化诉讼程序、缩短办案期限。符合以下条件的案件可以适用速裁程序:
1. 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
2.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
3. 当事人对案件适用法律没有争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同意人民检察院提出的量刑建议;
4.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同意适用速裁程序。
不适用速裁程序的案件
以下情况不适用速裁程序办理:
1. 特殊被告人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未成年人、盲人、聋人、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2. 异议案件
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指控事实、罪名、量刑建议有异议。
3. 可能不构成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但经审查认为可能不构成犯罪的,或者辩护人作无罪辩护。
4. 异议量刑案件
被告人对量刑建议没有异议但经审查认为量刑建议不当的。
5. 未达成调解或和解协议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没有就赔偿损失、恢复原状、赔礼道歉等事项达成调解或和解协议。
6. 违反规定的行为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严重影响刑事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
7. 法定从重情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累犯、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等法定从重情节。
8. 其他情形
其他不宜适用速裁程序的情形。在一审终审提升效率的模式下,原有二审程序的司法保障功能将缺失。因此,刑事速裁程序能否保障“最根本性的公正”成为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