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委托辩护人的适用情形和指定辩护的规定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16
一、刑事委托辩护人的适用情形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3条的规定,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在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3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对于公诉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自案件移送到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具体情况如下:
- 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
- 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 对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应当自人民检察院的刑事侦查部门将该案件移送审查起诉部门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1条规定,开庭前10天被告人未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被告人可以委托辩护人。
二、刑事指定辩护的适用情形
我国的指定辩护仅适用于审判阶段,被指定的辩护人只能是律师。指定辩护的情形包括:
- 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提供辩护。
- 被告人盲、聋、哑或者限制行为能力,或者在开庭审理时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 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为其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辩护。
哪些人可以委托辩护人?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享有辩护权,辩护权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最基本的诉讼权利。根据辩护权的行使方式,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辩护权分为自行辩护、委托辩护和指定辩护。
-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都有权为自己辩护,即自行辩护权贯穿整个刑事诉讼过程。
- 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只能自行辩护,但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委托律师提供法律咨询。
- 对于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聘请辩护人。对于自诉案件,被告人可以随时聘请辩护人。
- 在审判阶段,对于符合法定情形的被告人,享有指定辩护的权利。
审判阶段能否委托辩护人?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在收到审查起诉材料之日起3天内应当告诉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对于自诉案件,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之日起3天内应当告诉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告知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是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的法定义务,如果未告知则属于违法行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家属通过普法学习得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的权利,而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未告知,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委托辩护人。
如何选择刑事辩护律师?
- 观察律师的教育背景。律师的教育背景对于其专业能力有一定的影响。知名法学院校教育背景的律师具有较全面的法学理论基础,而非法学专业毕业的律师则在某些特定领域更有特色。
- 考察律师的办案经验。办案经验是律师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经验丰富的律师在刑事辩护中更加熟练和有效。
- 考虑所在律所的品牌。律所的品牌是律师实力和业绩的体现,知名律所对律师的要求较高,其律师实力相对较强。
- 关注律师的执业道德。优秀的律师应当具备执着、敬业和诚信的品质,不应当以欺骗或诱导的方式对待委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