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格式合同条款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7
我国合同法对合同的类型作出了规定,合同依据不同的民事行为,有不同的类型,例如租赁房屋时,签订的是租赁合同,而有些合同是属于格式合同,那么如何识别格式合同条款呢?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格式条款的定义和特征
格式条款是指一方当事人为了与不特定多数人订立合同重复使用而单方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不允许对方协商变更的条款。格式条款具有以下特征:1. 格式条款通常只在合同当事人地位不平等、一方具有垄断、独占或优势地位时产生;2. 提出合同条款的一方要么没有垄断、独占或优势地位,要么虽然具有此地位但没有利用,给了对方谈判的机会;3. 格式条款必须出自合同一方。
二、与签订方式和方法的关系
签订合同的方式和方法对于判断是否为格式条款有重要关系:1. 如果一方在订立合同过程中不与对方进行任何谈判,仅向对方出示合同文本要求签字,则即使使用的原本是合同范本,也要作为格式条款处理;2. 如果一方提供给对方的原本是为不特定多数人准备的格式条款,但在与某人签订合同时允许在其基础上协商修改,则该部分条款不属于格式条款。
三、政府合同的处理
政府为了规范市场,统一起草、印制,要求当事人在交易中统一采用的合同,如广州市商品房预售过程中使用的房屋预售契约,不能认定为格式合同,而只能作为一般合同处理。因为这种合同只反映了政府的意志,没有具体反映某一发展商和某一业主的意志。政府是格式条款的提供人,发展商只是一方当事人,不是格式条款的提供人。因此,不存在“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问题。此外,在政府合同中,发展商和业主的利益一般得到了较好的平衡,因此不应对发展商施加特别限制,尤其是在合同条款有多种解释时,不能偏向不利于发展商的解释。总之,格式条款是一方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的条款。除非符合以上定义和特征,否则不应将其视为格式条款。政府合同虽然使用了格式条款,但由于其特殊性质,应以一般合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