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可以行使合同撤销权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28
撤销权消灭的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发生时,撤销权将被消灭:(一) 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未行使撤销权。(二) 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在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
撤销权的行使期限
在可撤销的合同中,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有权利撤销合同。然而,撤销权并不是没有限制的,即撤销权人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行使撤销权。可撤销的合同通常只涉及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不真实的问题。如果当事人自愿接受此类合同的后果,法律将使合同有效。然而,如果撤销权人长期不行使其权利,不主张撤销合同,将使合同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这不利于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也不利于加快交易的发展。同时,这也可能导致法院或仲裁机构在判断是否准予撤销时由于时间过长而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各国的立法往往明确规定撤销权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行使,否则超过期限,撤销权人将失去撤销合同的权利,合同将继续有效。尽管对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作出了规定,但对撤销的期限并未明确规定。
撤销期限的计算
根据本条规定,撤销权的行使期限为1年。也就是说,在这1年期限内,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必须行使其撤销权,否则将失去撤销合同的权利,必须接受合同的约束并履行合同中规定的义务。该期限的起算时间是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这意味着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开始计算撤销权的行使期间。这个规定中的“1年”是除斥期间,而不是诉讼时效。换句话说,在此期间内,不存在期间中断或中止的问题,这个“1年”是一个固定的期限,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不能要求延长该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