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22
概念解读
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或妻一方以个人的财产进行投资所获得的物资利益,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这包括银行存款中所获得的利息、出租房屋或物品所获得的租金等。需要注意的是,个人财产可以是夫妻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也可以是婚后夫妻约定属于一方的个人财产。投资行为可以发生在婚前或婚后。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必须是发生在婚姻存续期间已经实际取得的收益,包括预期收益。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而用于投资的个人财产仍然属于一方的个人财产。
法律依据
根据《婚姻法解释(二)》第十一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下列财产属于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一)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二)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三)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
案例分析
二娃在与二妹结婚前,拥有一套价值50万元的房产。婚后,二娃与二妹又购买了一套别墅。因此,二娃将婚前的房产用于出租,每年收取租金6万元。结婚5年后,二娃与二妹协议离婚,二妹要求分割这5年来二娃所取得的租金30万元。根据《婚姻法》第11条规定,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为夫妻共同财产。在本案中,二娃用于出租的房屋为婚前个人财产,而出租所取得的收益为夫妻共同财产。因此,在离婚时需要对这部分租金进行财产分割。然而,二娃婚前的个人房产在离婚时不进行分割,仍然属于二娃的个人财产。
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