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婚后离婚时分得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吗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25
夫妻两个人离婚之后能够复婚,对彼此甚至整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好事。但是在当初离婚的时候已经将夫妻的共同财产进行分配了,现在复婚很多人对于财产性质也好奇。那么,复婚后离婚时分得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吗?手心律师网小编告诉我们要看实际情况。
《民法典》与《婚姻法》的生效日期
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2020年12月31日之前生效的《婚姻法》将被《民法典》所替代,相关的司法解释也将失效。
《民法典》生效前的规定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离婚又复婚的情况下,离婚时分割的财产属于婚前财产。离婚终止了婚姻关系,而复婚形成了一个新的婚姻关系,这两个行为是独立的。根据新的司法解释,离婚时分割的财产在生效后即属于个人所有,除非当事人自愿,否则在下一个结婚的婚姻关系中依然为个人所有。复婚实际上就是第二次结婚,离婚时分割的财产属于婚前财产。而复婚后取得的财产,在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
根据《婚姻法》第十八条的规定,以下情况下的财产属于夫妻一方:(一) 一方的婚前财产;(二)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三) 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四) 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五) 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根据《婚姻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适用《婚姻法》第十七条和第十八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如果夫妻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那么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如果第三人知道该约定,可以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来清偿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