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中的损失赔偿范围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类别 > 合同法规法律知识

合同法中的损失赔偿范围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5-04

 
378509
如今是法制社会,而合同就体现了法律在社会各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它保证了交易双方能够依法进行交易,将信用风险降到了最低,在合同的具体实践之中,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在我国法律中,合同法损失赔偿范围是什么?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新的《民法典》与《合同法》的关系

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新的《民法典》,《合同法》及其相关解释的有效期限为2020年12月31日。在此之后,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将失效,并由新的司法解释取而代之。

直接损失的范围

根据合同法规定,直接损失是指因违约行为导致现有财产减损灭失和费用支出。这包括以下内容:- 由于违约而无法获得补偿的订约费用支出;- 一方在履行后未获得的对价;- 因标的物交付瑕疵而需要承担的全部损失;- 因履行迟延导致的利息损失和其他财产损失等。

可得利益损失的范围

可得利益损失是指在合同适当履行后,受损方可以实现和获得的财产利益,而这些利益由于违约方的违约行为而无法实现和获得。

相关法律知识

根据《合同法》第113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规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在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该条款确立了对违约损害的完全赔偿原则,即赔偿范围既包括直接损失也包括可得利益损失的赔偿。

合同类别热门知识

  1. 伪造印章被判刑所签担保合同是否有效
  2. 合同保全: 保护债权人权益的特殊措施
  3. 主送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委托开发合同中委托人应尽哪些合同义务
  5. 协议和合同有区别吗
  6. 保管合同是如何规定的
  7. 合同代理人签字和盖章效力一样吗
合同类别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