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22
在房产分割时,如果婚前一方出资买房,婚后双方共同还贷,且产权登记在出资方名下,根据规定,如果双方未能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将判决产权归属给登记方。登记方根据实际还贷情况,对另一方给予离婚后房产补偿款。
如果婚前一方取得完全产权,婚后双方共同支付剩余的房款,不影响房屋产权的归属,另一方有权就这部分用共同财产支付的购房款要求分割或获得离婚房产补偿款。
离婚后房屋补偿款是指夫妻双方对共同还贷或共同购买的房屋,通过法院判决取得房产的一方,给予另一方补偿。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判决房产归属一方,尚未偿还的贷款属于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离婚时,根据婚姻法的规定,由获得房产的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补偿金额包括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的财产增值部分。
最高法新近出版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理解与适用》中提出了一个被很多法院采用的简便实用的离婚款的计算公式,具体为:房屋现值÷购买房屋总支付款(首付+按揭贷款本金总额+贷款利息总额)×共同还贷总额(包括本金和利息)÷2。
在计算离婚房屋补偿款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其中房屋现值的评估是一个重要方面。然而,房产现值评估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因此,在离婚房产补偿时,最好是夫妻双方协商处理,以节省费用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