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的认定及可能判处有期徒刑的条件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6
现实社会中人们一旦触犯法律的话那么是会受到法律的惩罚的。违法犯罪的事情是绝对不可以做的。那么逮捕可能判处有期徒刑怎么认定?关于这个问题,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逮捕的认定条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0条规定,对于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只有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无法防止社会危险性并且有逮捕必要的情况下,才可以依法逮捕。逮捕的认定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 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根据《刑事诉讼法》,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必须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其次,证据必须证明犯罪事实是由犯罪嫌疑人实施的。最后,证据必须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经被查证属实。犯罪事实可以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多个犯罪行为中的任何一个。
2. 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这是逮捕在犯罪严重程度方面的要求。《刑事诉讼法》将"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规定为逮捕的条件之一,是基于罪刑相当原则提出的。
3. 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无法防止社会危险性并且有逮捕必要。
即使犯罪嫌疑人已满足前两个条件,仍需考虑采取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等方法是否足以防止社会危险性,以确保诉讼的顺利进行。
逮捕后判刑的情况
被判刑与否由法院来认定。逮捕只是公安机关在侦查案件过程中采取的一种手段。然而,在我国,被逮捕后将失去人身自由并被关押。如果将来被释放并认定不构成犯罪,那么公安机关和检察院将承担办理错误案件的责任。因此,一般情况下,被逮捕的人可能会被判刑。建议委托律师提供法律帮助,进行辩护,争取从轻或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