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的合同是无效的: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合同中的以下免责条款是无效的: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以下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当合同未约定履行期限的情形下,当债权人第一次向债务人主张权利时,即为期限届满时,债务人从此时具有履行债务的义务。如果债务人不履行,则构成对债权人权利的侵害,且该侵害为债权人所应知,诉讼时效应从此时起算。然而,如果债权人给债务人必要的准备时间(宽限期),则诉讼时效从准备时间(宽限期)届满时起算。
根据关于诉讼时效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计算的规定,应按每笔相对独立的债权履行期限届满时分别起算。
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向保证人主张了权利,则保证期间的使命完成,功成身退,而让位于诉讼时效,保证责任的诉讼时效从此开始计算。
如果合同无效,但当事人不知道也不应知道合同无效而将合同作为有效合同起诉要求对方履行合同义务的,诉讼时效应以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次日开始计算;若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则按照相关法律条款确定,从确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次日开始计算。合同无效产生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应从法院关于合同无效的判决生效之日起算。
在合同解除返还原物的情况下,因该物权返还请求权自合同解除生效之时产生,其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应为合同解除生效之时。因解除合同产生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在协议解除的情况下,当事人有损害赔偿的约定时,依据约定。当事人未采取补救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等情况下,其起算点为损害赔偿责任成立的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