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刑事和解程序法律知识

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29

 
367757
对于刑事公诉案件,是需要由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的。虽然是公诉案件,但是满足法律条件的,双方当事人是可以进行刑事和解的。那么,刑事公诉案件和解条件是怎样的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的犯罪行为

根据《刑法》第四章、第五章关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侵犯财产犯罪两类犯罪中的罪名,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犯罪行为,可以适用刑事和解制度。

二、过失犯罪案件

除渎职犯罪以外的过失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可以适用刑事和解制度。

“因民间纠纷引起”的定义是根据《民间纠纷处理办法》第三条规定,指的是公民之间发生的人身、财产权益和其他日常生活纠纷。恋爱纠纷、邻里纠纷、宅基地纠纷、债务纠纷等都可以视为民间纠纷。

“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能”一词表明,刑罚只能是宣告刑而非法定刑。因为我国刑法中不存在罪行加重的情节,所以如果法定刑在三年以下,宣告刑肯定也在三年以下。

刑事和解制度的现实困境

一、刑事和解具有履行风险

在司法实践中,虽然有些被害人和加害人达成了和解协议,但协议并不一定能立即履行。如果和解协议达成后,加害人不立即履行,而是分期或延期履行,刑事和解就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检察机关在协议未完全履行之前做出不起诉决定,或者审判机关在协议未完全履行之前做出判决,那么在加害人有能力但反悔不履行协议的情况下,无法启动追究加害人刑事责任的程序。这不仅未能保护被害人的利益,也使刑事和解变成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逃避处罚的“保护伞”,与刑事和解制度的初衷背道而驰。

二、刑事和解易被误认为“花钱买刑”

刑事和解一直伴随着争论。许多人认为,刑事和解为犯罪却不坐牢的人提供了契机,认为有钱就可以不坐牢。例如杭州飙车案中,双方达成了高额民事赔偿协议,肇事者胡某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这一案例被指为“花钱买刑”的典型。

三、刑事和解可能导致滥用职权

对于刑事案件,人民检察院应依法决定是否提起公诉,法院在审判过程中也必须秉公判决。然而,在刑事和解制度下,司法机关往往有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例如,检察院按照自己的规定,对达到所谓“和解”要求的刑事案件不提起诉讼,实际上是无形之中扩大了自身的职权,规避了法院的职权。

对于法院而言,他们可以依法对和解的案件从宽处罚,进一步扩大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使案件更具“可操控性”,更具“人情味”。因此,将“和解”作为刑事案件的不起诉条件或从宽处罚条件,可能会为少数法制观念淡薄的司法人员滥用职权、谋取私利创造条件,极易使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最终也不利于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长远发展。

刑事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件审理期限的规定
  2.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判公开吗
  3. 哪些犯罪记录无法查询到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5. 在看守所的人被判刑了吗?如何了解判决情况?
  6. 进一步保障和规范看守所律师会见工作的通知
  7. 犯罪嫌疑人委托辩护律师的权利和程序
刑事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