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17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3条的规定,辩护人的范围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律师是指依照法定程序取得律师资格,并且经过登记注册,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取得律师资格但未登记注册的人员,不能以律师身份接受委托担任辩护人。
此外,根据律师法第13条的规定,国家机关的现职工作人员不得兼任执业律师。律师在担任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期间,也不得执业。另外,根据该法第36条的规定,曾担任法官、检察官的律师,在离任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后的2年内,不得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
考虑到我国当前的律师队伍还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要,为了有效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工会、妇联、共青团、学联等群众性团体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可以推荐公民担任刑事案件辩护人。
根据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也可以接受其委托,担任其辩护人。这实际上扩大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辩护人的选择范围,不再限定为近亲属,而是包括亲戚朋友。这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够及时委托到辩护人,解决请律师难的问题以及及时有效地维护其合法权益非常有利。
如果律师、人民团体、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以及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被委托为辩护人,人民法院应当核实其身份证明和辩护委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