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保护令的生效与执行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22
“现实生活中,因家庭暴力而起诉离婚案件中,心理暴力及不作为的冷暴力形式和性暴力形式占家庭暴力的比例越来越大,甚至有取而代之的趋势。人身保护令这一创新措施不仅仅是对家暴受害人的一个保护,而且也对其他的暴力行为起到威慑和教育的作用。那么对于人身保护令什么时候生效,能不能撤回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欢迎阅读。
一、人身保护令的生效与执行
1. 人身保护令的生效时间:从成功送达人身保护令之日起生效。
2. 人身保护令的执行
当人民法院将人身安全保护裁定发送给辖区内的公安部门时,应向申请人和被申请人所在地的公安部门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其协助执行人身保护。如果因公安部门未履行义务导致申请人受到伤害,申请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依法追究公安部门的责任。如果被申请人威胁受害人撤诉或放弃正当权益,继续殴打、骚扰或威胁受害人及其亲属,或有其他拒不履行生效裁定行为,申请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人民法院根据被申请人的行为情节,依法对其作出相应的惩处。如果被申请人的侵害行为较为严重,公安部门应对其进行处理,或者受害人可以提起刑事自诉。
二、人身保护令申请的撤回
人身安全保护申请是申请人的意思自治,依法可以申请撤回。但为防止被申请人胁迫等情况,申请人必须亲自递交申请书,人民法院应当审查申请是否自愿。经审查,如果申请确实是自愿且合法的,应予准许。
但对于存在以下情形的申请人的撤回申请,应予以驳回:
- 被申请人曾有犯罪记录;
- 被申请人经常有家暴行为;
- 申请由被申请人代为提出;
- 申请人提供的申请和逻辑不相符或没有正当理由。
包括笔者工作单位在内的各试点法院,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了新的措施签发人身安全保护裁定,有力地保障了受害人的人身安全。
广东各试点法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人身安全保护裁定的适用中进行了诸多创新:
- 对于多种形式的证据进行采信,包括结婚证书、户口薄、出生证等身份证明,照片、病历、法医鉴定、报案记录、证人证词、社会机构记录、威胁性短信等证明家暴行为存在的证据。加害人的悔过书、保证书、受害人报警时的电话记录等可以作为认定家庭暴力事实存在的直接证据,其他辅助证明的证据包括未成年人证明、威胁性短信等。
- 重视未成年人提供的证言,对于具备观察、记忆和表达等能力的未满十八周岁的子女提供的证言予以重视。
- 在无法证明家庭暴力存在的情况下,法官可以根据内心判断其存在的可能性,如果危险性较大,可以发出人身安全保护裁定。
- 采取保密措施,不得泄露受害人的基本信息,如居住地、联系方式等。如果受害人搬离共同居住地,人民法院应与受害人取得联系,记录现居住地的详细地址,并在法律文书或人身安全保护裁定书上进行备注。
- 根据广东省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特点,在送达方式上进行创新,加强保护送达人员的人身安全。将听证通知、人身安全保护裁定书等发送给相关部门,如果拒绝签收,可以考虑留置送达。情况紧急时,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传真、电话等形式发送相关信息,并记录受害人的基本情况和裁定书的送达情况。人身安全保护裁定书必须在48小时内发送到指定地点,关键时期可以调配公安民警或法警进行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