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格式合同法律知识

导读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1

 
360261

格式条款,又称标准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合同而预先拟定的条款,如保险合同、拍卖成交确认书等属于格式合同。如果合同中的格式条款违反了相关规定,相应的格式条款将被视为无效。

概念解读

合同的格式条款,又称标准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合同而预先拟定好,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如常见的保险合同。由于格式条款未经对方协商,因此常常会损害对方的权益。为了公平和保护弱势方,法律对格式条款进行了限制:

1. 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提示与说明义务

对于合同中免除或限制自己责任的条款,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以足以引起对方注意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并根据对方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说明。如果违反了提示与说明义务,对方有权撤销该格式条款,并且撤销后,无效的仅仅是格式条款的内容,合同的其他条款仍然有效。

2. 格式条款的无效

如果合同中已经订立的格式条款符合《合同法》第52条和第53条规定的情形,那么该格式条款将被视为无效。如果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或者排除对方主要权利,那么该格式条款也是无效的。

无效格式条款

以下情况下的格式条款将被视为无效:

  1. 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或者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格式条款无效。
  2. 格式条款具有《合同法》第52条规定的情形时无效,例如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格式条款、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的格式条款、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格式条款无效。
  3. 格式条款具有《合同法》第53条规定的情形时无效,例如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免责条款无效、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无效。

合同格式条款的表现形式和特征

格式条款在实践中的表现方式各不相同,形式上具有多样性。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 由单个企业自行拟定的格式条款,并被记载于合同书中。
  2. 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制定,被有关企业直接采用并记载于合同书中。
  3. 以公告、告示的方式明示,例如使用须知、通知、说明、告示等形式将格式条款张贴于一定的营业场所。
  4. 将格式条款印刷于一定的票据、文件之上,例如车船票、飞机票、电报稿、保险单。

从格式条款的产生原因来看,其具有以下特征:

  1. 单方制定、不可协商。格式条款的使用者预先将自己的意思表示于文字,与之缔结合同的相对方并不参与合同条款的制定,也没有进行协调的余地,只能全部接受或全部不接受。
  2. 规格化、定型化。格式条款的内容为一个整体,除了缔约时间、对方当事人和标的数量等可以变更外,合同双方的主要权利义务都已经定型化。一旦格式条款制定出来,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对所有不特定人同等适用。
  3. 对象广泛、重复使用。适用对象广泛性指当事人一方将其预先拟定的格式条款适用于与其交易的所有同类交易对象,即只要这些对象与其交易,都以该格式条款为基础。重复使用指在一定时期内多次使用该格式条款,而不是为某一次或几次特定交易而专门拟定的条款。

合同格式条款的利弊

格式条款能够得到广泛使用,源于其给现代经济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优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1. 节约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使用格式条款减少了每个缔约人协商的过程,节约了协商合同条款的时间,加快了交易过程,节约了个别交易的成本,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效率。
  2. 增加交易安全,防范交易风险。使用格式条款可以使合同当事人,尤其是制定格式条款的一方,在合同中预先确定风险,并以合同条款预防风险的发生,限制风险的范围,分配风险甚至转移风险给他方当事人。

合同格式条款的积极作用主要在经济意义上体现,但从法律角度来看,其消极作用也相当明显。其弊病包括:

  1. 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契约自由的原则。由于格式条款是单方预先制定的,相对方并不参与合同条款的制定过程,也无法决定合同的内容和形式,从某种程度上背离了契约自由的原则。
  2. 对契约正义造成冲击。格式条款的使用者预先将自己的意思表示于文字,与之缔结合同的相对方并不参与合同条款的制定,也没有进行协调的余地,只能全部接受或全部不接受。这对契约正义造成了冲击,例如免责条款和限制责任的条款。

法律依据

《合同法解释(二)》第六条: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对格式条款中免除或限制其责任的内容,在合同订立时采用足以引起对方注意的文字、符号、字体等特别标识,并根据对方的要求对该格式条款予以说明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符合合同法第三十九条所称“采取合理的方式”。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对已尽合理提示及说明义务承担举证责任。

《合同法》第四十条:格式条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条和第五十三条规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3.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合同法》第五十三条: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1. 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2. 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参考案例

李某从农村来到浙江打工,在一家当地建筑公司的工地上打工。工地负责人见李某没有工地工作经验,与李某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如果李某在工地上受伤,公司不承担责任,工伤由李某自己承担。李某无奈地签下了该合同。

根据上述案例,建筑公司在与李某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免除了对李某受工伤的责任,该格式条款无效。如果李某在工地上受伤,建筑公司将对李某的工伤负有赔偿责任。

解决流程

流程图

特别提示:在签订合同时,应仔细审查格式条款,以免自己的权益受损。

合同订立热门知识

  1. 交易中达到多少金额需要签订合同
  2. 要约撤销的限制性条件
  3. 房屋租赁合同生效要件
  4. 无偿合同、单务合同和有偿合同的区别
  5. 如何认定格式条款
  6. 没有书面形式合同成立吗
  7. 没签合同就辞职有赔偿吗
合同订立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