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10-13
根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商业特许经营是指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的企业(特许人),通过合同形式将这些经营资源许可其他经营者(被特许人)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的经营模式下开展经营,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用的经营活动。特许经营活动仅限于企业,其他单位和个人不能从事特许经营活动。
根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八条规定,特许人在首次订立特许经营合同后的15日内,需要按照规定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从事特许经营活动的,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备案;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从事特许经营活动的,应当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备案时,特许人需要提交营业执照复印件或者企业登记(注册)证书复印件、特许经营合同样本、特许经营操作手册、市场计划书、符合法律规定的书面承诺及相关证明材料,以及其他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规定的文件和资料。如果特许经营的产品或服务需要经批准方可经营,特许人还需要提交相关批准文件。
特许经营是指特许者将自己拥有的商标(包括服务商标)、商号、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模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使用。被特许者按合同规定,在特许者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者支付相应的费用。
特许经营可以分为直接特许和区域特许。直接特许是指特许者直接将特许经营权授予特许经营申请者,获得特许经营权的被特许者按照特许经营合同设立特许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再转让特许权。区域特许是指特许者将在指定区域内的独家特许经营权授予被特许者,被特许者可以将特许经营权再授予其他申请者,也可以自己在该地区开设特许点,从事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