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假冒注册商标罪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商标法 > 商标保护法律知识

如何认定假冒注册商标罪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12-10

 
340577

  一、认定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情形

  《知识产权犯罪解释》和《追诉标准》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应当认定为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情形有以下几种:

  1.非法经营数额超过五万元或者违法所得数额超过三万元的;

  2.假冒注册商标超过两种以上,并且非法经营数额超过三万元或者违法所得数额超过二万元的;

  3.具有其他严重情节情形。主要是非法经营数额超过二十五万元或者违法所得数额超过十五万元的;假冒注册商标超过两种以上,并且非法经营数额超过十五万元的或者违法所得数额超过十万元的;具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情形的。

  4.个人通过假冒他人注册商标获得非法经营数额超过十万元的;

  5.单位通过假冒他人注册商标获得非法经营数额超过五十万元的;

  6.假冒人用药品商标的或者他人驰名商标的;

  7.即使行为人所获利益数额没有达到上述规定的,但因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被处以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后,又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

  8.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二、非法经营数额”的认定

  《知识产权犯罪解释》将“非法经营数额”定义为,行为人通过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获得的总价值,包括制造、存储、运输、售卖侵权产品所涉及的价值。行为人已经售出侵权产品的价值,按照产品的实际销售价格计算。制造、储存、运输和未销售的侵权产品的价值,按照行为人的标价或者根据已查清侵权产品的实际销售价格的平均数来计算。侵权产品还未标价或者没有查清其销售价格的,应当按被侵权产品的市场中间价格计算。

  三、“违法所得数额”的认定

  对“违法所得数额”的定义以及如何计算,199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补充规定》将“违法所得数额较大”规定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成立的条件之一,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立案标准的规定》将“违法所得数额”解释为“销售收入”,实际上就是“销售金额”。之后,最高法院将其又解释为“获利数额”。由于两高对“违法所得数额”的解释出现差异,导致在司法实践适用中产生混乱。1997年刑法实施后,其中也没有明确“违法所得数额”认定标准。因此,“违法所得数额”的明确具有认定犯罪,给予司法实践以统一指导的重要意义。司法实践中,大多认为应将“违法所得数额”认定为在除去成本后行为人所得到的利润。首先,如果将其认定为销售假冒商品后的全部收入,那么势必与“销售金额”相混淆。其次,也不能将违法所得数额与“非法经营数额”等同,否则会架空法律对其的规定。

  四、关于侵害驰名商标的认定

  我国在修订了的《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中将驰名商标定义为,“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的并且具有较高声誉的商标”。假冒在国际上享有声誉的注册商标不仅会误导消费者,损害注册商标专用权人的利益,也会使得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大打折扣。我国在立法上十分重视对驰名商标的保护,也不断加快对驰名商标的立法进程,根据《追诉标准》的规定,行为人实施了假冒驰名商标的行为,不论其获得多少非法经营数额,一律按照“情节严重”定罪处罚。要注意的是作为本罪犯罪对象的驰名商标必须是在我国注册的驰名商标。

  五、对受行政处罚情况的认定

  《追诉标准》对受过二次行政处罚的时间限制并未作出详细规定,究竟是在一年或者两年内还是不受时间限制,在追诉前的任何时间只要因假冒注册商标受过行政处罚两次以上均是,没有统一定论。根据立法原理和司法实践,对追诉时效都应有限制。刑法总则对犯罪追溯时效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说明在立法精神上我国对超过追诉时效的违法行为的放弃。在现实中,对于轻微违法活动,经过时间的推移,当事人思想和行为上可能已经发生极大的变化,追溯时效有利于社会稳定。根据其他犯罪中受过二次以上行政处罚,之后再次实施该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来看,大多数学者认为“两年内”的限制是相对合理的。

  六、对“社会影响”的理解

  根据《追诉标准》,是否造成社会影响也是评价“情节严重”的标准之一。社会影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是认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也不是毫无根据,凭空想像的,应当联系事件造成的群众反响,社会舆论,对社会秩序造成的混乱程度等综合因素进行考察才能得出结论。根据假冒注册商标罪所侵犯的客体是注册商标所有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国家商标管理制度,因此在评价一个行为是否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时,可以看它是否严重扰乱了国家商标管理制度,以及是否严重侵害了他人注册商标。例如,是否给他人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给他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影响,社会舆论反应强烈,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巨大的损耗。

延伸阅读
  1. 假冒商标罪的判决标准
  2. 侵犯商标权罪的构成要件
  3. 服装冒牌行为的刑事责任
  4. 假冒注册商标案疑难分析
  5. 假冒别人商标如何处罚

商标法热门知识

  1. 侵权商标70万坐几年牢
  2. 侵犯商标权的没收物品如何处置
  3. 商标侵权案件的律师费用
  4. 公司注销后商标的有效期及转让问题
  5. 侵犯商标权的损失如何证明
  6. 产品授权书是否构成商标侵权?
  7. 商标抢注行为的合法性
商标法知识导航

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商标构成的要素
  3. 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权
  4.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5.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6. 著作权申请登记
  7.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