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伤残鉴定标准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12-29
医疗事故伤残鉴定标准的介绍
我国医疗事故伤残鉴定标准的缺乏
我国目前尚未制定明确的医疗事故伤残鉴定标准。然而,根据2002年发布并开始试行的《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该规章根据医疗事故所造成的患者人身损害的不同后果,将医疗事故分为一级到四级四个大类标准。
医疗事故的分级标准
根据《医疗事故分级标准》,一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死亡或重度残疾的情况。二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中度残疾或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情况。三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轻度残疾或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情况。四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情况,属于兜底性的标准规定。
医疗事故伤残鉴定标准的细分
每个大类标准下还细分为甲、乙、丙等各等级,并有相应的列举式规定。根据该标准划分出的医疗事故一级乙等至三级戊等与伤残等级一至十级相对应。因此,在确定医疗事故的伤残鉴定标准时,可以参考《医疗事故分级标准》中具体情形进行确定。
医疗事故的处理和专家鉴定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条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条规定,专家鉴定组应当认真审查双方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并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及答辩,并进行核实。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如实提交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的材料,并积极配合调查。如果任何一方当事人不予配合,影响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不予配合的一方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