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间接损失的赔偿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履行不能法律知识

合同间接损失的赔偿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2-04

 
334480

  我国学术著作和司法实践上经常见到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提法,但我国现行合同法并没有使用这两个概念。《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一般认为,直接损失就是实际上造成的财物减少、灭失或损毁,以及因此增加的支出;间接损失就是可得利益的损失或其他可能造成的损失。

  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说法并不确切,因为两者都是违约直接造成的损失,只不过损失的形态有差别。间接容易让人理解为中间环节或违约的间接结果,进而尽量限制其范围,排斥其使用.实际上,我国司法实践中一直对违约损失的赔偿范围限制过严.正如某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所说:“国内通常的做法则考虑得太复杂,对损失额一压再压,对判决后能否执行也作为损失额教育处的因素。”在国外的一个案例中,法官指出:“在决定损害赔偿的计算是否具有确定性时,如果存在疑问,通常作出不利于违约方的处置,法院应当允许违约方通过违约而获利。”而我国正好相反,对于不很确实的损失,受害人一律不能得到赔偿。我们知道,受害人通常是处于弱者地位,事后寻找证据证明损失、获得求救济本来就很困难,如果在计算损失,过分限制,使其损失得不到充分的补偿,无异于雪上加霜。更重在的是,这样一种司法实践无异鼓励违约,对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非常有害。

  《合同法》对违约损失范围的限定就是:“不得超过抉择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这一规定仍然是很抽象的,需要进一步界定。在审判实践中,人们总结了这样一些原则来进一步界定违约损失的范围:(一)确定赔偿的目的是在金钱的是在金钱力所能及级的范围内,使受害人置于合同正常履行所能达成的同样的状态;(二)损失是在正常和自然情形下发生的损害;(三)违约受害人有权取得实际损失是订约时可以合理预见的违约可能产生的结果;(四)如何确定当事是否可以合理预见,要根据当事人的知识来认定。认定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推定,另一种是根据实际具有某种知识确定。

  在一种案件中,承包商声称,因为业主错误地拒绝最终付款,导致承包商财政状况恶化。承包商诉讼要求取得剩余合同款,加上利息,再加在间接损失——银行贷款损失,丧失取得保函能力损失和商业机会损失。法院判决承包商有权取得业主要签订合同时合理预期间接损失。但是,在本案中,法院判决业主不能合理预期承包商的损失,因为在签订合同时承包商的财政状况是好的。另外法院无法确定在业主不付款和承包商的损失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法院判决承包商不能取得间接损失。

  想要了解更多损害赔偿的内容,找法小编为您推荐以下几篇文章:

合同违约索赔

旅游合同违约如何赔偿

经济合同法中关于违约赔偿的限额规定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
延伸阅读
  1. 离婚损害赔偿的要求条件
  2. 交通肇事逃逸商业险赔偿标准
  3. 违法解除员工的赔偿方式
  4.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标准的具体内容
  5. 人身侵权后应主张哪些权益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合同法律师探讨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
  2. 不能履行的法律依据
  3. 担保合同的中止条件
  4.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
  5. 人间“蒸发”:借款人逃避还款责任
  6. 行使不安抗辩权合同履行期是否会发生改变
  7. 迟延履行期间被执行人财产清偿顺序的确定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