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3-22
1. 当一方违约并守约方要求违约方承担责任时,如果合同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损失,守约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增加违约金;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违约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减少违约金。这种情况在房屋租赁合同中同样适用。
2. 租房合同中的违约金计算根据合同约定进行,定金、违约金和损害赔偿金不能重复计算。在解除租房合同后,各种违约金的计算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 合同法对房屋租赁违约金的标准没有具体规定,双方可以自行约定违约金的金额,只要双方同意即可。当约定的违约金过高时,可以请求减少。过高的定义是指约定的违约金远远高于实际损失,例如实际损失只有100元,但约定的违约金却达到几千元。是否过高是法官的自由裁量。
4. 一般认为,现行合同法所确立的违约金制度是一种赔偿性违约金制度,而非惩罚性违约金制度。即使约定的违约金数额高于实际损失,也不能改变这种基本属性。合同法对于当事人是否可以约定纯粹的惩罚性违约金没有明确规定。一般认为这种约定并非无效,但其性质仍然属于违约的损害赔偿。
1. 确定房屋租赁协议中的违约金金额应该根据双方协商,没有数额的限制,一般根据双方预测的违约可能带来的损失大小来确定。
2. 当一方违约并守约方要求违约方承担责任时,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损失,守约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增加违约金;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违约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减少违约金。
3. “不超过20%”指的是违约金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然而,这个比例仅适用于定金的约定,法院不会支持约定的定金超过主合同标的额20%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