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损害伤残鉴定标准评析——专家律师解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标准法律知识

人身损害伤残鉴定标准评析——专家律师解读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3-09

 
326588

人身损害案件中的伤残鉴定标准问题

人身损害案件是一类经常发生的法律纠纷,而其中的伤残鉴定问题却备受争议。由于伤残鉴定标准的分歧,各种不同的人身损害伤残鉴定标准也相继出现。

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的伤残鉴定问题

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是基层法院经常受理的一类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这类案件的审理提供了准则,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然而,绝大部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都涉及到伤残鉴定。目前,各地使用的伤残鉴定标准不一,即使是相同的伤残状况,由于标准的不同,鉴定出的伤残等级和判决的赔偿金额也会有很大差异,这影响了法律的统一性、公正性和严肃性。因此,有必要对一般人身损害赔偿的伤残评定标准进行讨论。

现状

由于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不作为,目前我国没有全国统一的一般人身损害的评残标准。最高人民法院和各省市高级人民法院不得不制定了一些评残标准,但由于法院不是标准计量管理的职能部门,这些标准只能在法院内部使用,对社会没有约束力。而法医鉴定机构不受法院管理,他们只承认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发布的标准。有些地方采取了变通的办法,法院委托的鉴定按照法院指定的标准进行评残,这也是法院制定评残标准仍然有效的原因。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想要统一全国法制,制定了《人身损害残疾程度鉴定标准(试行)》草案,但由于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未联署,至今未发布。因此,目前全国范围内,一般人身损害的评残标准因为不一致而处于混乱状态。具体来说,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1. 参照《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2006)》进行评定。
  2.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 18667-2002》进行评定。
  3. 根据法院指定的标准进行评定。

各类人身损害伤残鉴定标准

  1. 《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1996年7月25日公安部发布,1997年1月1日实施)
  2. 《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1990年6月20日最高法 最高检 公安部 司法部发布,1990年7月1日起实施)
  3. 《人体重伤鉴定标准》(1990年3月29日司法部 最高法 最高检 公安部发布,1990年7月1日实施)
  4.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公安部发布,2002年12月1日实施)
  5.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2002年7月31日卫生部发布,2002年9月1日实施)
  6. 《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国家标准 GB/T 15499-1995)
  7.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 16180-2006国家技术监督局2006年5月1日实施)
  8. 《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2002年4月5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同日实施)
  9.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司法部发布,2004年4月14日实施)
  10. 《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标准(试行)》(最高人民法院制定,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该鉴定标准)
  11. 《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试行)》(民政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卫生部 解放军总后勤部发布)
  12. 《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试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
  13.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标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卫生部)

讨论

  1.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2006)》适用于职工在职业活动中因工负伤和因职业病致残程度的鉴定。根据该标准所做出的工伤等级鉴定,只能通过劳动仲裁程序请求伤残补偿金。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排斥了该标准对工伤的适用。因此,参照《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2006)》进行一般人身损害残疾评定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2. 在一般人身损害赔偿的伤残鉴定标准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应根据法理比照法律关系最相近的相关标准进行鉴定。一般人身损害赔偿属于侵权赔偿法律关系,而工伤补偿属于劳动合同的福利补偿关系。两者的法律关系完全不同,因此根据法理,一般人身损害赔偿的伤残鉴定也不能参照只适用于工伤的《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2006)》进行。
  3.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 18667-2002》是与一般人身损害伤残评定最相近的标准。因为一般人身损害赔偿与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同属于侵权人身损害赔偿范畴,两者的关系是母概念与子概念的关系,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完全包含在一般人身损害赔偿范畴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也没有明确排斥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对该解释的适用。因此,在一般人身损害赔偿的伤残鉴定标准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应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 18667-2002》进行鉴定。
  4. 根据法院指定的标准进行评定,这是一种权宜之计。有些地方法院统一了标准,但由于各地标准不一,导致全国法制不统一。有些地方是由审案法官指定标准,这为法官自由裁量留下了不必要的空间。

结论

国家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应积极行动,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人身损害残疾程度鉴定标准。在该标准出台之前,一般人身损害残疾评定应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 18667-2002》进行。在该标准出台后,应取代或废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 18667-2002》,因为一般人身损害赔偿与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同属于侵权人身损害赔偿范畴,两者应统一标准和法制。而《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2006)》则仍可保留,因为一般人身损害赔偿与工伤补偿法律关系完全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评残标准,但并不必须互相替代。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与人身损害赔偿相关的知识,请参考以下内容:

引用法条:

  1. 《工伤保险条例》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延伸阅读
  1. 山东九级伤残赔偿标准2024年
  2. 上班摔伤的赔偿问题
  3. 大拇指没了属于伤残吗,怎么赔偿
  4. 人体损伤等级与交通事故伤残等级的区别
  5. 人身伤残等级划分标准和赔偿依据

医疗事故鉴定热门知识

  1.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问题
  2. 耳聋职业病鉴定后是否可办理残疾证?
  3. 医疗事故鉴定的必要性
  4.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
  5. 法院是否有权强制要求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6. 医疗纠纷解决程序
  7. 医疗事故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医疗事故鉴定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