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羁押制度的司法控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羁押法律知识

我国刑事羁押制度的司法控制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4-03

 
319621

刑事羁押制度的司法控制问题

一、我国刑事羁押制度的特点

我国的刑事羁押制度存在一个显著特点,即缺乏联合国《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公约》所要求的“人身保护令”制度。在我国的刑事羁押制度中,逮捕和拘留这两种强制措施,除了法院直接决定的逮捕外,其他形式的逮捕和拘留与人身保护令的要求不一致。刑事羁押缺乏司法控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刑事羁押事前未经司法审查;二是刑事羁押之后司法机关不能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这两个问题在中国的刑事司法制度和程序改革中备受关注。

二、刑事羁押期限较长的问题

我国刑事羁押的期限较长,且因决定刑事羁押的机关、诉讼阶段和具体问题的不同而有差异。刑事羁押期限的长短十分复杂,例如公安机关的拘留期限分为一般期限和特殊期限。一般期限是指对犯罪嫌疑人的拘留期限,包括讯问时间和提请检察院批准逮捕的时间。特殊期限是指在特殊情况下拘留后提请批捕的时间可以延长30日。而检察院机关在自侦案件中的逮捕期限也与公安机关不同。这种较长的刑事羁押期限与联合国《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公约》的要求相悖。

司法控制刑事羁押的必要性

讨论通过司法途径对刑事羁押措施进行有效控制的必要性,需要明确该控制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认识到司法控制刑事羁押的意义。司法控制刑事羁押的程序意义在于为被拘禁者提供申诉机会,审查其刑事羁押的合法性;实体意义在于通过司法审查减少刑事羁押,实现《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公约》所规定的“等候审判的人受监禁不应作为一般规则”。法院审查刑事羁押合法性的程序意义和实体意义是相互关联的,但又具有互相不可替代的意义。

通过法院审查刑事羁押合法性的程序意义和实体意义都是基于无罪推定原则的要求。根据无罪推定原则,刑事羁押应当是必要的措施,否则应予以保释。法院审查刑事羁押的合法性和必要性,与无罪推定原则相联系。通过公正的司法程序审查刑事羁押的合法性、必要性及决定释放或减少刑事羁押,是无罪推定原则的体现。

然而,法院审查刑事羁押合法性的程序意义和实体意义具有互相不可替代的意义。一方面,法院审查刑事羁押合法性的程序意义并不意味着实体意义的实现。实现非法刑事羁押的排除和不必要的刑事羁押的减少,不仅仅依靠法院审查刑事羁押的合法性,还需要通过其他途径实现。另一方面,实现非法刑事羁押的排除和不必要的刑事羁押的减少,虽然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实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法院审查刑事羁押的程序意义的实现。

因此,为了使刑事羁押得到司法的有效控制,我国有必要建立由法院审查刑事羁押合法性的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不仅具有程序意义,也具有实体意义,能够充分保障被刑事追诉者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1. 刑讯逼供: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国家司法机关活动的侵犯
  2. 重视保障人权是宪法发展的共识
  3. 基层法院是否有权移送上级法院管辖
  4. 刑罚的法定化在哪些方面具体表现
  5. 构成立功的条件

强制措施热门知识

  1. 派出所探监证明格式
  2. 异地扭送的处理方法
  3. 适用取保候审的情形
  4. 逮捕的前提条件
  5. 酒后与警察发生争执被刑事拘留,可以取保候审吗
  6. 公民扭送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性
  7. 保证金在取保候审中的作用和定义
强制措施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