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的重要性及其实施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羁押法律知识

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的重要性及其实施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1-27

 
317625

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的规定

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是对逮捕工作的延伸,包括捕前审查和捕后审查。下面将详细介绍法律对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的规定。

程序启动

对于可能无继续羁押必要的犯罪嫌疑人案件,由侦监部门的案件承办人提请,向本办案部门提交《继续羁押必要性审查表》,启动审查机制。

机制审查

程序启动后,承办人对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进行量化分析,评判是否存在继续羁押的必要性。这包括评估逮捕时的条件变化、羁押期间的具体表现以及诉讼期间的证据保全情况等因素。评判结果将形成《在押人员羁押必要性评估表》,提交部门负责人审查,并报送分管领导把关,必要时可进行科室内部讨论。

作出决定

是否变更强制措施由检察长决定。如遇意见分歧或其他因素,可提请检委会集体讨论决定。

通知执行

经审查决定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先制作《决定释放通知书》,书面告知公安机关执行,然后办理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手续。如果公安机关认为变更强制措施不恰当,可申请检察机关复核一次。如果经审查认为不符合改变强制措施或释放的标准要求,应及时向申请人或提出建议方作出答复并说明理由。

相关法律知识: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的应用

羁押是一种逮捕、拘留决定后的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状态,不是独立的强制措施。我国刑事诉讼法对羁押必要性审查仅做出概括性规定,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和规范,如审查和监督的具体操作部门、标准、程序等,需要进一步研究。

羁押必要性审查机构

目前,侦查监督、监所检察和公诉三个部门均涉及羁押的审查。侦查监督部门负责审查逮捕的必要性和延长侦查羁押期限,监所检察部门负责监督和审查羁押期限的合法性,公诉部门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强制措施不当时可撤销或变更。三个部门应加强沟通联系,建立信息交流机制,确保全程掌握案件动态,依法履行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侦查监督部门负责审查报捕案件的逮捕必要性和捕后案件的羁押必要性,公诉部门负责审查起诉阶段羁押的必要性,监所监察部门负责监督侦查机关对羁押措施的执行,并对在押人员的羁押必要性进行动态监督。

审查起诉阶段如何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

刑诉法第93条规定了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617条规定,侦查阶段的羁押必要性审查由侦查监督部门负责,审判阶段的羁押必要性审查由公诉部门负责。监所检察部门在监所检察工作中发现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可以提出释放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建议。本文以公诉部门为视角,探讨审查起诉阶段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的开展。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羁押的相关问题,请查看以下内容:

延伸阅读
  1. 聚众斗殴罪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书
  2. 临时羁押证明模版怎么写
  3. 哪些是羁押必要性审查不立案通知书
  4. 拘留和批捕的期限及逮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
  5.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意义是什么

强制措施热门知识

  1. 异地扭送的处理方法
  2. 适用取保候审的情形
  3. 逮捕的前提条件
  4. 酒后与警察发生争执被刑事拘留,可以取保候审吗
  5. 保证金在取保候审中的作用和定义
  6. 批准逮捕是好事还是坏事
  7. 赌博罪刑事拘留一般多少天
强制措施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