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的抗诉案件: 民事抗诉与刑事抗诉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律知识

不同类型的抗诉案件: 民事抗诉与刑事抗诉

点击数:81 更新时间:2024-06-27

 
317529

刑事案件抗诉程序的分类

刑事案件抗诉程序一般分为两种,一是下抗上审,二是同抗同审。

下抗上审

下抗上审是指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情况下,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这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1条规定的。

同抗同审

同抗同审是指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依法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这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05条规定的。

民事抗诉程序的分类

民事抗诉程序一般是上抗下审,极少使用同抗同审。而且,判决、裁定均是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案件。

上抗下审

上抗下审是指同级人民检察院发现同级法院已生效的判决、裁定认为符合抗诉法定要件、条件后,只能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抗诉,由上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是否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同抗同审

在民事抗诉中,同级人民检察院不能直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上级人民检察院若采纳下级人民检察院的提抗,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受理抗诉的人民法院往往不直接进行再审,而是裁定指令作出生效判决的人民法院进行再审。

民事抗诉与刑事抗诉的区别

民事抗诉与刑事抗诉有所不同。民事案件抗诉形成再审,是因为法律授权检察机关具有事后监督的职能。因此,检察机关应以原裁判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的规定,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为限,不得为一方当事人利益与另一方当事人形成对立,以公权干预私法。

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检察机关的抗诉只是启动再审程序。在庭审中的作用仅表现为一种再审的提起,法定事由或称之为一种程序上的原因力。在庭审开始后宣读抗诉书即可。再审焦点的确定和再审主张事实、证据的提供均应由当事人负责。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具有平等的诉讼地位和平等的诉讼权利。

人民法院不但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而且对其争议,应当根据当事人自愿、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对原、被告双方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民事诉讼是私人之间的诉讼,简称私法。尽管世界上有不少国家民事诉讼法都是规定了检察机关可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民事诉讼中来,但并不能改变民事诉讼的性质。

我国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既不是原告,也不是被告。民事裁判结果与之没有利害关系,甚至不涉及对其工作的评判。实践中,检察机关往往也是注重抗诉率,并不追求抗诉后改判率。

延伸阅读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
  2. 刑事案件中的回避制度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4. 刑事案件中的和解和撤诉
  5. 收赃能否办理取保候审的法律规定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包括哪几种
  2. 关于变更诉讼请求时间的规定
  3.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的法定程序
  4.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步骤
  5. 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
  6. 邻居损坏院墙:向城管大队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7. 民事诉讼中伪证行为的法律后果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2. 未成年刑事案件诉讼流程
  3. 刑事诉讼审查起诉的程序
  4. 刑事诉讼的法庭审判程序
  5. 刑事诉讼的立案程序
  6. 刑事诉讼中应当如何委托辩护人
  7. 刑事强制措施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