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养人生活费标准的法律规定和应知事项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赡养 > 赡养纠纷法律知识

扶养人生活费标准的法律规定和应知事项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1-08

 
313690

被扶养人生活费标准

被扶养人生活费的定义

被扶养人生活费是指在医疗事故发生前,患者向其扶养者提供的必要生活费用。计算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赔偿金额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被扶养人的确定

根据相关法规,确定被扶养人的标准有两个方面,一是受患者生前或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的人,二是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在实践中,被扶养人的范围包括患者的未成年子女(包括大学在校学生)、无劳动收入的配偶、患者的父母以及其他确实受其实际扶养且无劳动能力的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患者的父母而言,该项费用应称为“赡养费”。

丧失劳动能力的认定

《条例》没有具体规定“丧失劳动能力”的认定标准,也没有明确是全部丧失劳动能力还是部分丧失劳动能力。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参照其他相关规定进行确定。根据原劳动部《工伤保险办法》第14条规定,各级劳动鉴定委员会应根据国家制定的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对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的职工伤残后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和护理依赖程度进行等级鉴定。评残标准1~4级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5~6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7~10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多个扶养义务人的情况

当存在多个扶养义务人时,医疗机构只承担患者应承担的扶养费份额。例如,患者有三个兄弟姐妹,母亲已故,父亲健在,受患者生前扶养且无劳动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患者父亲的抚养(实际上是赡养)义务人为三人,因此医疗机构只承担三分之一的抚养费份额。

扶养费的具体计算方法

扶养费的计算方法是根据被扶养人所在地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计算。对于不满16周岁的人,扶养费支付到16周岁。对于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人,扶养费支付20年。然而,对于60周岁以上的人,支付的年限不超过15年;对于70周岁以上的人,支付的年限不超过5年。

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患者的生活费计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若干意见》第147条规定,侵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依靠受害人实际扶养且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人可以要求侵害人支付必要生活费。其金额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条例》和最高法院司法解释中的“丧失劳动能力”一词包括了“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关于这一费用,可以先按全部丧失劳动能力者的方法计算,再根据患者伤残等级按比例折算。然而,由于现行支付标准已经很低(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如果再按比例折算则可能不公平。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多数情况下按照全部丧失劳动能力标准进行计算。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伤残等级为6~10级的残疾者是否需要支付被扶养人生活费,人们有不同的观点。

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的计算

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的计算公式为:被抚养人的人数 × 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 抚养年限。
延伸阅读
  1. 福建省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
  2. 被扶养人生活费的定义和意义
  3. 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纠纷的赔偿标准
  4. 交通事故多人扶养费的计算方法
  5. 残疾赔偿金

赡养热门知识

  1. 分家协议不能免除子女的赡养义务
  2. 养女是否可以拒绝赡养义务?
  3. 赡养老人和财产处理协议
  4. 生父亲死了私生子有没有义务赡养生父亲的父母
  5. 家庭赡养协议书
  6. 一、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
  7. 父母离婚子女是否需要给付赡养费
赡养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