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09 更新时间:2024-01-13
纪检立案的前提条件是党员和党组织存在违纪事实,同时需要对违纪者追究党纪责任。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纪委立案的依据是《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对检举、控告以及发现的党员或党组织的违纪问题,经初步核实,确有违纪事实,并需要追究党纪责任的,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立案手续。
决定立案与否的关键在于违纪事实是否存在,证据是否充分可靠,是否需要追究党纪责任。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的规定,经过初步核实,对存在严重违纪需要追究党纪责任的,应当立案审查。
在纪检监察系统中,立案是对人和事的综合审查。在一案多人的情况下,被立案人可能在立案初期并不能完全发现,有些人员需要随着审查的深入逐渐被发现。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第二十五条的规定,经过初步核实,对存在严重违纪需要追究党纪责任的,应当立案审查。
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情况,承办部门应当起草立案审查呈批报告,经纪检机关主要负责人审批,报同级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审查。
纪检机关主要负责人应当主持召开执纪审查专题会议,研究确定审查方案,并提出需要采取的审查措施。
立案审查决定应当向被审查人所在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通报。对严重违纪涉嫌犯罪人员采取审查措施,应当在24小时内通知被审查人亲属。
严重违纪涉嫌犯罪接受组织审查的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开发布。
综上所述,纪委立案需满足党员和党组织存在违纪事实的前提条件和对违纪者追究党纪责任的法规条件,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立案标准如上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