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抢注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商标法 > 商标使用法律知识

商标抢注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09-09

 
304826

商标抢注的法律性质及表现形式

恶意抢注与非恶意抢注

商标抢注可分为恶意抢注和非恶意抢注两种形式。恶意抢注是以害人利己为目的的,属于违法行为;非恶意抢注(如类似无因管理式的“善意抢注”)则不以害人或利己为目的,不能一概视为违法行为。

商标抢注的内涵扩展

商标抢注一词的含义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商标抢注的对象基本上限于未注册商标;现阶段商标抢注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将他人已为公众熟知的商标或驰名商标在非类似商品或服务上申请注册的行为,也属于抢注。进而可以认为,将他人的创新设计、外观设计专利、企业名称和字号、著作权等其他在先权利作为商标申请注册的行为,也应视为商标抢注。

商标抢注的狭义与广义

商标抢注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商标抢注是指在原商标所有者之前注册该商标以获取经济利益的竞争行为。广义的商标抢注包括以上情形,还包括抢注他人著名公司名称或其他在社会上有一定声誉的名称等在先权利为自己的商标,以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

商标抢注的表现形式

抢注未注册商标

商标法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商标注册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初步审定并公告申请在先的商标,驳回其他人的申请,不予公告,公告期3个月内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予以核准注册。在某种商标未注册而有使用的情形,该使用人无权阻止他人在同一种商品、服务或类似商品、服务上以自己使用的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使用或先申请注册。只有在未注册商标的使用人与未使用人同日申请注册时,根据商标使用和申请注册的现状,照顾使用在先的申请人,使之能获准注册。

抢注注册商标

商标注册权是经国家法律确定的权利,但受到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在某一国家或地区注册的商标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无法获得保护。因此,如果一个商标在某国家或地区已经注册,但在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尚未注册,其他人可以在后者进行抢先注册。虽然这种行为在道德上有争议,但在法律上并无不当。

抢注驰名商标

抢注驰名商标比抢注使用的未注册商标和已注册的非驰名商标更为复杂。驰名商标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被他人抢先注册后,其原所有人的商标专用权能否在该国或地区获得保护,取决于被请求保护的国家或地区的主管机关根据本国法律的认定。如果认为他人的抢先注册是正当的,原商标所有人将在该国或地区失去商标的所有权,无法得到保护;反之,如果认为注册不正当,则可以获得保护。

抢注其他在先权利

一些后权利人利用法律的空隙,恶意将他人已取得的外观设计专利权或著作权等其他权利注册为商标,导致知识产权的权利冲突问题。现行法律强调保护在先权利的原则,要求申请商标注册时必须建立在诚实信用的原则下,不允许盗窃他人已经使用并建立信誉的商标作为自己的商标申请注册,以防止不公平情况的出现。

防止商标抢注的高招

强化商标先行意识

企业应对已经在他国或其他地区进行交易的商标及时进行注册,以保护自己的商标权益。对即将打入他国或其他地区市场的商标应提前、及时注册,遵循自愿注册和申请在先的原则。

适当构筑防御性注册

根据一类商品一件商标一份申请的原则,企业可以在与已有知名商标类似或非类似的商品类别上进行防御性注册,以防止职业商标炒家的侵害。

加强国际市场的监测

企业应密切关注商标公告,如发现相同或近似商标,及时向相关机构提出异议。同时,应委托商标代理组织进行市场追踪监测,及时反馈侵权信息。另外,企业一旦发现商标在他国或其他地区遭抢注,也可以利用法律手段进行抢救,例如通过诉讼等司法程序争取自己的商标权益。
延伸阅读
  1. 商标被抢注后高价售卖的合法性问题
  2. 商标抢注行为的合法性
  3. 禁注标志的定义和范围
  4. 抢注商标的法律性质
  5. 驰名商标在国际范围内的保护有何规定

商标法热门知识

  1. 商标转让合同条款
  2. 商标侵权的法律程序
  3. 港澳台商标注册流程
  4. 商标侵权赔偿金额的确定
  5. 商标转让的核准程序
  6. 一个完整的商标的构成要素
  7. 假冒商标罪的判决标准
商标法知识导航

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商标构成的要素
  3. 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权
  4.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5.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6. 著作权申请登记
  7.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